天安门广场旁的外国公使馆旧址(一)
春绿说历史
2023-12-07 12:03:25
在天安门广场东边有一片叫东交民巷,清朝时各国公使馆就在此,直到现在依然还保留着当时的一些建筑。
[向右R]法国公使馆
设立于咸丰十一年(1861)。最初法国人要租赁肃亲王府作为公使馆,但是肃亲王是铁帽子王,而且还是清朝第二位皇帝皇太极长子豪格后代,事关朝廷脸面,最后协商将纯公府拱手相让。
《辛丑条约》签订后扩建、重修。建筑多为光绪二十六年(1900)后修建。
使馆大门用砖做出壁柱和拱券,外形类似巴黎凯旋门,门前放置中国石狮1对。
[向右R]英国公使馆
位于东交民巷使馆群东长安街14号,它是一组以清淳亲王府(康熙第七子允祐后人)建筑为中心,四周布以中国传统和西洋古典风格的建筑群。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城,次年三月,玉河西岸的淳亲王府(梁公府)以每年1500两白银被租用,建立英国使馆,这是外国在京建立的第一个使馆。
[向右R]美国公使馆
最初的美国使馆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设在东交民巷路南,与俄国使馆隔街相对。其西面为华俄道胜银行和荷兰使馆,东为民宅。
《辛丑条约》后,美使馆借机扩大地盘,搬迁到东移后的荷兰使馆以西。西界直至前门棋盘街东侧,与荷兰使馆一墙之隔;南至城墙根,并在城墙内掘隧室三间,以为美军粮库。界内美使馆在东部,美兵营在西部。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