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年间,1位官员求见严世蕃,却久而未见。他摸遍全身,拿出10两银子,送给正在剃头的严府家奴。待他正要开口,却见家奴将10两银子,扔给了理发匠。 明朝嘉靖年间,政局动荡不安,权力纷争愈发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朝廷官员李梓因牵扯进一桩政治斗争而被削去官职,失去了权势。落败后的他明白要想重返权力中心,寻得可靠的支持者是首要任务。此时,名声狼藉却又握有实权的严世蕃进入了李梓的视线。 李梓得以直面严世蕃并坦诚自己的需求。他知道严世蕃有能力助他复职,但也深知此人野心的庞大。严世蕃似乎早已预知李梓的出现,并提出只要李梓为自己搜集重要机密,便可帮他重归官场。 李梓犹豫再三,最终出于自身境遇及对未来权力的渴望,答应了这一交易。尽管心知任务凶险,但他已无退路可走。严世蕃见状露出满意的微笑,警告李梓此次行动需极度小心,并保证完成任务后会履行承诺。李梓郑重一礼,承诺绝不负严世蕃厚望。 这段经历令李梓百感交集,让他深刻体会到官场的复杂险恶,同时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微不足道。命运的多舛让他想起严世蕃赠予的那十两银子,既是希望的明灯,亦是严峻的挑战。在朝廷斗争中,李梓的命途如同无根浮萍随波逐流。 那时,奸臣与忠臣并存于世,而严世蕃正是当时最令人唾弃的人物之一。他的小聪明和狡猾让人愤恨,但又无法否认他的才华及敏锐智慧。他对时局的操控力令李梓这类人物看到了逆袭的可能。然而,这份代价高昂至极,非普通人所能承受。 严世蕃以其过目不忘的记忆力脱颖而出。明世宗朱厚熜崇信道教,频繁举行祭祀天地、向神明祝酒的仪式,焚烧青词成为这些活动不可或缺的一环。早年的严世蕃深晓这一点,因此在学习编写迎合皇上喜好的青词上花下了大工夫。而老迈的严嵩在应对嘉靖帝的刁钻难题时渐渐力不从心,便转而将这重担交给了精明能干的严世蕃。 嘉靖帝在阅读文献时遇到不解之处,便将问题提出,希望群臣给出答案。在场的大臣们无人能识此言出自何处,这时严嵩又想到了严世蕃。不出所料,严世蕃在回答中将那一段引用的文献出处甚至具体章节页数说得清清楚楚。 除了惊人的记忆力和聪慧才智,严世蕃还以异常充沛的精力而闻名。他不仅白天忙碌于政务处理,夜晚也纵情于声色犬马之中。即使偶尔因酒而迷醉,严世蕃也有办法保持清醒以处理公务。他会叫人端上一盆滚热的开水,用热毛巾敷面几次,酒意便即刻消退,恢复清醒的状态继续他的政坛斗争。 尽管严世蕃的确拥有非凡之才,他却将这些天赋挥霍在了维持其穷奢极欲的生活方式上。他确实凭借才干在政坛立足,但他的乐极生悲在于,他的幸福往往是建立在百姓苦难之上的。这就是他成为历史上的著名奸臣的主要原因。
嘉靖年间,1位官员求见严世蕃,却久而未见。他摸遍全身,拿出10两银子,送给正在剃
庆丰娱乐
2024-01-22 21:34:2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