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期间,从未有过的现象出现了,有一个提议却遭到了众多网友的强烈反对。 3月7日

舒城一阁主 2024-03-08 13:12:55

两会期间,从未有过的现象出现了,有一个提议却遭到了众多网友的强烈反对。 3月7日,全国人大代表秦和建议学生体检中增加抑郁症项目,秦和表示:“应该充分利用学校、医疗专业资源,提升青少年心理问题的识别和认知。在每年学生的体检中增加抑郁症体检项目,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立体化的预防筛查工作。” 有数据表明我国患抑郁症人群一半是在校生,调查显示影响青少年情绪最多的因素为"升学压力",占比为54.66%;其次为"父母期望"、"学校考试评比",分别占比43.55%、39.97%。 质疑声音: 1、做不到,第一,现在专业心理医生培训还在起步阶段,临床应用不足,没有力量推广到学校。第二,造成青少年抑郁根源不解决,学校筛出来回到家庭依然没有解决问题。 2、真没必要,抑郁症存在不少污名化。能对抑郁症正确看待的家庭自然会带孩子去诊断,不能正确看待的家庭得知孩子有抑郁症之后反而可能会带来二次伤害。 3、提前发现并干预是好事,体检中增加抑郁项目也是个很好的举措,关键要保护好孩子隐私,校园暴力和歧视是很容易发生的,伤害也很大。后续的跟进和治疗体系更加需要规范,找出源头尤为重要。 4、初中的时候有很多女生去做了那个抑郁症测试,结果都是重度抑郁,她们都对这个结果沾沾自喜然后拿出来炫耀,好像是什么很值得骄傲的事一样,抑郁症测试也仅仅只是一张问卷而已,想得重度抑郁的话全选严重的那方面就好了。 5、真是哗众取宠,抑郁症单次检查费用成百到上千,全国中小学生数量约2亿,再加上乡镇医院和小城市并无抑郁症检查能力,这项费用全国一年开销需上百亿,费用谁来出? 6、谨防学生在校出事后用抑郁症当作挡箭牌。 7、学校不要和医疗挂钩,学校就做学校的事,学生医疗行为交给家长和学生自己决定,学校和医疗部门都不能干涉。 诚然,增加学生抑郁症体检,看起来是个好建议,但我认为实际上会缺乏实操性,最终可能会流于形式。一方面是因为教职工本身教学和行政压力就很大,搞这项工作无疑又增加了他们的工作量;另一方面我国的抑郁体检形式太形式化了,患者可能因为担心别人的眼光不说实话,你很难通过体检精准地找出谁抑郁、谁不抑郁。 最后,我觉得,给学生充足的课间休息,少点作业,多点课外活动,多出去跑两圈,孩子间打打闹闹,才是防治孩子心理问题特效药 。 对于这个建议,大家支持吗?

0 阅读:596

评论列表

寒双

寒双

10
2024-03-09 17:02

问题不在此:更改教育政策和教育方式就行。用以前的“德、智体、全面发展”代替“惟成绩”方式

舒城一阁主

舒城一阁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