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听话,大人为何如此愤怒💢
畅畅谈育儿
2024-09-22 15:14:01
早上妈妈为孩子选好衣服,孩子躺着没迅速穿好,经妈妈劝说才穿上。妈妈倒了水,孩子没喝去玩玩具,每天早上孩子都有玩玩具的习惯。妈妈准备好牙膏牙刷喊孩子刷牙,孩子不动。
妈妈忍不住威胁孩子,孩子撅嘴坐在地上。妈妈气极了,拖着孩子去洗漱。新的一天总以妈妈生气、孩子哭闹开始,妈妈事后自责,不知为何如此愤怒,这并非她的初衷。
.
事儿其实不大,但妈妈为什么那么愤怒呢?
.
1️⃣妈妈对孩子的期待落空。
从选好衣服让孩子穿,到催促孩子喝水、刷牙,每一个环节都是妈妈精心安排,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有条不紊地开始新的一天,确保孩子能够按时上学、健康成长。然而,孩子的不配合打乱了麻麻的计划,愤怒是预埋好的愤怒,这种期望与现实的落差容易引发麻麻的愤怒情绪。
.
2️⃣妈妈对未来的焦虑投射到了孩子身上。
孩子的拖延和不配合不仅让妈妈觉得时间压力大,还引发了妈妈对未来的焦虑:“孩子要是一直这么拖延怎么办?难什么时候才不要我催?”妈妈没办法处理自己的焦虑于是发泄到了孩子身上。
.
3️⃣妈妈觉得失去了掌控感,当妈妈发出指令后,孩子不仅没有听从,还以各种方式反抗,如坐在地上、撅嘴巴等。这让妈妈感到自己作为家长的权威被忽视,失去了对孩子的掌控感,从而引发愤怒。
.
但从孩子的角度来看,他并不理解麻麻的急切与用心,只觉得自己仿佛被控制,毫无属于自己的自由和掌控感。为了夺回掌控感,孩子也效仿妈妈,以愤怒相对。
.
“愤怒从来都不是解决问题的良yao。” 麻麻的愤怒,不仅会让孩子感到恐惧和不安,还会影响亲子关系,甚至让孩子有样学样,误以为愤怒是处理事情的正确方法。
.
🌸在此情形下,妈妈可以尝试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方法
:
✔️提前与孩子沟通好早上的流程,让孩子参与决策,赋予孩子掌控感。在刷牙和穿衣服等方面划定边界,其他事情则可以给予孩子决策和选择的权利,比如喝不喝水、什么时候刷牙、穿什么衣服等。
.
✔️采用更加温和的方式引导孩子,如游戏的方式
“现在是奥特曼赶跑蛀虫的刷牙时间,你想妈妈帮你,还是自己来呀?”
.
✔️先处理自己的情绪再处理孩子的事情,避免把自己的情绪投射到孩子身上。
“妈妈感觉愤怒情绪上来了,我知道这是麻麻的情绪,妈妈不想伤害到你,妈妈先冷静会。”
.
只有这样,才能打破孩子不听~大人愤怒~自责的恶性循环。
0
阅读:2
cage
给宝宝买的这是什么玩具啊?感觉很好玩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