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已逝的建筑·“一·二八”无名英雄墓
横马路加竖马路
2024-10-15 13:31:13
“一•二八无名英雄墓”,位于上海庙行镇周巷村东部、鹅馋浦北岸。
1932年1月28日在上海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争中,中国军队十九路军和第五军在蔡廷锴和张治中两位将军的指挥下,在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坚守整整一个多月,宝山庙行镇一带战斗最激烈,伤亡也最多。上海市民募捐建造“无名英雄墓”,集资24万余银圆,宝山各界在庙行捐地30亩,造墓建碑。无名英雄墓墓园由董大酉设计,占地约50亩,全部轮廓成宝剑形,以主要部分之墓堂,处剑柄之首端,中间林荫大道,为剑匕部分,横叉大道之旗杆道,平行于墓堂之前者,适为剑档之象形。陵墓呈梯形结构,高10余米,正面采用金山石堆砌,两侧和背面系用水泥浇制的人造石块垒成。陵墓中央放石椁一具,里面有烈士遗骸。陵墓正门上方,镶嵌着一块匾额,上书“义薄云天”四字,为南京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手笔。出口处有6扇大铁门,四间门卫室。墓前有石桥,周围遍植冬青花木,四周皆围墙。
1936年1月28日,上海各界人士举行公祭仪式。到会代表800余人,公推马相伯、史良、沈钧儒、何香凝、章乃器、周剑云、严谔声等19人为主席团,姚寿康司仪。散会后,由主席团领导整队出发,步行至庙行镇,公祭无名英雄墓。沿途不断有民众加入,快到庙行的时候,人数不下1万。公祭时,全体人员在无名英雄墓前高唱《义勇军进行曲》和《一·二八纪念歌》。同年2月16日,无名英雄墓举行落成典礼,上海全市下半旗致哀。墓前设祭坛,上设国旗及孙中山总理遗像,并置鲜花,墓穴内正中悬“一·二八”阵亡将士之灵位,并罗列各界致赠之花圈花篮。市长吴铁城剪彩,张治中将军等作了演讲。为方便前往祭扫,1936年11月,专门修筑一条煤屑路面便道,曾名“一二八忠烈墓前纪念路”,“无名英雄墓路”,后改名一二八纪念路。
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后,无名英雄墓被日军用炸药炸毁。
图一:无名英雄墓落成典礼
图二:无名英雄墓全景设计图
图三:无名英雄墓
图四:一• 二八淞沪抗战要图
图五:第十九路军在江湾抗击日军
图六:第十九路军士兵在宝山路虬江路进行巷战
图七:中国军队追歼逃窜的日军
图八:蔡廷锴在前线指挥作战
图九:日本海军陆战队
图十:1998年新建在泗塘二中校园内的无名英雄墓遗址纪念碑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