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威海一海滩发现甲午战争鱼雷# 甲午海战中北洋水师的战斗力 在近代中国的

爱生活的自留 2024-10-17 21:28:51

#山东威海一海滩发现甲午战争鱼雷# 甲午海战中北洋水师的战斗力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长河中,甲午海战犹如一道惨痛的伤疤,时刻提醒着后人那段屈辱与悲壮的历史。 一、官兵的作战意志与英勇表现 北洋水师的官兵们在甲午海战中展现出了相当高的作战意志和英勇无畏的精神。在战争之前,中日双方的矛盾不断升级,北洋水师的官兵们早已摩拳擦掌,渴望在海上与日本舰队一较高下。 例如在丰岛海战中,日本不宣而战,吉野、秋津洲、浪速三艘军舰对北洋水师的运兵船发动偷袭。当时护航的济远和广乙虽然在实力上处于绝对下风,但仍奋起反抗。济远舰上的官兵作战十分英勇,大副沈寿昌在激战中被日舰炮弹击中头部,当即倒地不起;二副柯建章见大副牺牲,义愤填膺,继续督炮击敌,不幸也倒在日舰的火炮之下。刚满 20 岁的黄承勋,是天津水师学堂驾驶班学生,在舰上实习的他奋勇登台继续指挥大家装填炮弹,最后被弹片击中,一只手臂被切断,仍拒绝被抬进舱内急救,最终闭目而死。而运输船高升号上的官兵们,在面对日本军舰的攻击时,也誓死不从,拿步枪还击,虽最终沉没,但众多官兵壮烈殉国。 在大东沟海战中,北洋水师的官兵们同样表现出了顽强的战斗精神。尽管面临着日本联合舰队的强大火力,但他们毫不畏惧,奋勇作战。据记载,在战斗中,各舰官兵紧密配合,炮手们不断地装填炮弹、发射火炮,一些受伤的官兵仍然坚守岗位,继续战斗。这种英勇无畏的精神,充分展示了北洋水师官兵们的爱国情怀和坚定的作战意志。 二、训练水平与日常操练 北洋水师在训练方面也有着较高的水平。北洋水师的主力舰购买年份早于日本联合舰队的一些主力舰,所以训练时间更长。而且,北洋水师每年都会进行一次从海参崴到新加坡的长途训练,舰队停靠上海、香港也是很常见的事情,这使得北洋水师成为了一支真正意义上的远洋水师。 在大东沟海战前,北洋水师在上午 9 点还进行了日常的战斗操练。据参加操练的洋员美人马吉芬记述:“是日,朝暾晖晖,轻风徐来。晨间,舰中服务一如往昔,自午前九钟起,各舰犹施行战斗操练一小时,炮手并复习射击不辍……舰员中,水兵等尤为活泼,渴欲与敌决一快战,以雪广乙、高升之耻。士气旺盛,莫可名状。”这充分说明北洋水师的日常训练是比较系统和严格的,官兵们对于战斗操作和战术配合都有着较为熟练的掌握。 在战斗中,北洋水师的炮火射击较为准确,给日本联合舰队造成了不小的损失。例如,济远舰在丰岛海战中,曾击中吉野舰首,随后又有 150 毫米炮弹击中吉野右舷,贯穿钢甲,炮弹直接进入了机器间,只是因为炮弹的质量差,里面未装炸药才没有爆炸,让吉野侥幸逃过一劫。这表明北洋水师的官兵在射击技术上是经过训练的,具备一定的战斗能力。 三、武器装备与技术水平 1. 战舰性能 - 主力战舰:北洋水师拥有定远、镇远两艘排水量达 7000 吨以上的铁甲舰,这两艘战舰是当时亚洲少有的大型铁甲舰,具有较强的防护能力和火力。它们装备的德国克虏伯 305 毫米后膛炮,威力巨大,在海战中能够对敌方战舰造成严重的打击。例如在大东沟海战中,定远、镇远两舰的巨炮给日本联合舰队的战舰造成了很大的威胁,日本的“松岛”号被 305 毫米巨炮击中,燃起大火,几乎被击沉。 - 其他战舰:除了定远、镇远两舰外,北洋水师的其余战舰多为排水量 3000 吨以下的巡洋舰和鱼雷艇等。这些战舰在航速、防护能力和火力等方面与日本联合舰队的同类战舰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例如,日本的巡洋舰排水量多在 3000 到 4000 吨之间,实力较为均衡,而且大多为新购军舰,其设计理念相对较为先进。 2. 火炮与弹药 - 火炮类型:北洋水师的火炮主要以架退炮为主,这种火炮的射速慢,发射效率较低。相比之下,日本联合舰队则装备了大量的速射炮,其发射速度是北洋水师旧式后膛炮的五倍。在海战中,日本联合舰队能够凭借速射炮的优势,快速地发射炮弹,对北洋水师形成强大的火力压制。 - 弹药质量:北洋水师的弹药质量也存在问题。一方面,炮弹的制造工艺落后,导致炮弹的威力不足;另一方面,弹药的供应不足,在战斗中经常出现炮弹短缺的情况。例如在大东沟海战中,北洋水师的炮弹消耗很快,而日本联合舰队的“吉野”号在战斗结束后还剩余 150 毫米、120 毫米炮弹 1251 枚,“秋津州”剩余 869 枚,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3. 技术与通讯 - 技术水平:在海战技术方面,北洋水师相对落后。日本联合舰队在海战中采用了较为先进的战术和技术,如舰队的编队战术、火炮的瞄准技术等。而北洋水师在这些方面的研究和应用相对较少,缺乏有效的应对策略。 - 通讯设备:通讯方面,北洋水师的通讯设备也比较简陋,舰队之间的通讯联络不够顺畅,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舰队的指挥和协同作战能力。

0 阅读:0
爱生活的自留

爱生活的自留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