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穴位大作用:中医穴位养生秘籍 在中医理论中,穴位是人体经络上的特定点,通过刺

有壹说壹的 2024-11-15 13:57:40

小穴位大作用:中医穴位养生秘籍 在中医理论中,穴位是人体经络上的特定点,通过刺激这些穴位,可以调节气血、平衡阴阳、疏通经络,从而达到治疗疾病、养生保健的目的。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些常见病症对应的特效穴位,了解它们如何以“小穴位”发挥“大作用”。 1. 眼袋穴——承泣 承泣穴位于面部,眼球正下方,眼眶下缘凹陷处。此穴为足阳明胃经之穴,具有疏风清热、明目止泪、通络止痛的功效。经常按摩承泣穴,可缓解眼部疲劳,淡化眼袋,改善视力模糊等问题。 2. 过敏性鼻炎穴——迎香 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此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穴,具有疏散风热、通利鼻窍的作用。按摩迎香穴,可缓解过敏性鼻炎引起的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是过敏性鼻炎患者的福音。 3. 鱼尾纹穴——瞳子髎 瞳子髎穴位于面部,目外眦外侧,眶外侧缘凹陷处。此穴为足少阳胆经之穴,具有平肝熄风、明目退翳的功效。经常按摩瞳子髎穴,可淡化鱼尾纹,改善眼部肌肤松弛,使眼睛更加明亮有神。 4. 脑血管穴——率谷 率谷穴位于头部,耳尖直上入发际1.5寸处。此穴为足少阳胆经之穴,具有疏风清热、镇静止痛的作用。按摩率谷穴,可缓解脑血管痉挛引起的头痛、眩晕等症状,对预防脑血管疾病有一定作用。 5. 噩梦穴——厉兑 厉兑穴位于足第2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处。此穴为足阳明胃经之井穴,具有清热泻火、通经活络的功效。按摩厉兑穴,可缓解噩梦、失眠等症状,改善睡眠质量。 6. 网球肘穴——少海、尺泽 少海穴位于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尺泽穴位于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两穴分别为手少阴心经和手太阴肺经之合穴,具有舒筋活络、缓急止痛的作用。按摩少海、尺泽穴,可缓解网球肘引起的肘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7. 肚子痛穴——下巨虚 下巨虚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9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处。此穴为足阳明胃经之下合穴,具有调理肠胃、行气止痛的功效。按摩下巨虚穴,可缓解肚子痛、腹泻、便秘等肠胃问题。 8. 手麻穴——支正 支正穴位于前臂背面尺侧,当阳谷与小海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5寸处。此穴为手太阳小肠经之络穴,具有舒筋活络、通经止痛的作用。按摩支正穴,可缓解手麻、手指关节疼痛等症状。 9. 胃肠炎穴——天枢 天枢穴位于腹中部,距脐中2寸处。此穴为足阳明胃经之大肠募穴,具有调理肠胃、止泻通便的功效。按摩天枢穴,可缓解胃肠炎引起的腹痛、腹泻、便秘等症状。 10. 坐骨神经穴、脊椎病穴——后溪 后溪穴位于手掌尺侧,微握拳,当小指本节(第5指掌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此穴为手太阳小肠经之输穴,又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督脉。按摩后溪穴,可缓解坐骨神经痛、脊椎病引起的疼痛、麻木等症状。 11. 前列腺炎穴——水道 水道穴位于下腹部,当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处。此穴为足阳明胃经之穴,具有清热利湿、通经活络的作用。按摩水道穴,可缓解前列腺炎引起的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12. 腰椎盘突出穴——筋缩 筋缩穴位于背部正中线上,第9胸椎棘突下凹陷中。此穴为督脉之穴,具有舒筋活络、强腰壮脊的功效。按摩筋缩穴,可缓解腰椎盘突出引起的腰痛、下肢麻木等症状。 13. 嗓子失声穴——大钟 大钟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下方,当跟腱附着部的内侧前方凹陷处。此穴为足少阴肾经之络穴,具有益肾平喘、调理二便的作用。按摩大钟穴,可缓解嗓子失声、咽喉肿痛等症状。 14. 美容穴——天容 天容穴位于颈外侧部,当下颌角的后方,胸锁乳突肌的前缘凹陷中。此穴为手太阳小肠经之穴,具有疏风清热、消肿散结的功效。按摩天容穴,可促进面部血液循环,改善肤色,达到美容养颜的效果。 15. 黑眼圈穴——四白 四白穴位于面部,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此穴为足阳明胃经之穴,具有疏风清热、明目止痛的作用。按摩四白穴,可缓解黑眼圈、眼袋等问题,使眼部肌肤更加紧致有弹性。 16. 急性咽喉肿痛穴——涌泉 涌泉穴位于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此穴为足少阴肾经之井穴,具有滋阴降火、引火归元的功效。按摩涌泉穴,可迅速缓解急性咽喉肿痛等症状。 总之,中医穴位养生是一种简单、有效、安全的自我保健方法。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可以调节身体机能,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但请注意,在按摩穴位时,应掌握正确的按摩方法和力度,避免过度刺激造成损伤。如有需要,请咨询专业中医医师。

0 阅读:33
有壹说壹的

有壹说壹的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