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三”事件中的肖华1967年是一个多事之秋。那年1月,爆发了上海“一月风暴”

海里一浪花 2024-12-02 07:15:48

“五一三”事件中的肖华

1967年是一个多事之秋。那年1月,爆发了上海“一月风暴”,2月迎来了“二月逆流”,五一节后又发生了“五一三”事件,7月更出了“七二○”事件。

“五一三”事件说起来其实比较简单,就是军内的两大派在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25周年的献礼演出中发生矛盾,进而演化成武斗的一起政治事件。

周恩来要求搞两大派的联合演出,借此消除派性。根据周恩来的指示,肖华决定让这些派别一起于1967年5月13日晚上七时在北京展览馆剧场搞出一台节目来。通知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和其他派别时,大家都没有异议。谁知下午三时,吴法宪首先给肖华办公室打来电话,说空军方面准备不充分,不准备演出了。接着,李作鹏也来电话说他们那边也变卦了。肖华这才感觉事态有些不对头,但他怎么也没料到大规模的武斗已经一触即发。

晚上,肖华在人民大会堂汇报工作时,“五一三”事件发生。肖华马上赶往现场,首先责备军队方面:“不要乱了,我们是人民的军队,是保护人民群众的,不该发生眼前这样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肖云《我的母亲——长征中最小的女红军》)肖云回忆说,肖华那时着重批评的是部队,事态得以暂时平息。但叶群知道“五一三”事件以后,第一时间里骂道:“这些混帐王八蛋,竟敢在太岁头上动土?他们打我一耳光,我要还他们三下。”事件发生的第二天,“声讨”肖华的大字报立刻上了街,有的直接贴到了天安门。总政内部也被煽动起来,罗织了500多条罪名,大字报2000多张。

多年以后,肖华之子肖云回忆道:“父亲全面主持。工作如山,却又被揪来揪去。眼看军队正常工作要陷于瘫痪,父亲多次要求向林彪汇报自己的处境,均遭拒绝。”而此前公开称赞肖华是最好的一位总政主任的叶群此刻却说:“首长故意晾那个姓肖的,让他在火上煎着,总政的事,全军文革的事,他都得顶着,哪一头出了问题,都跑不了他。”(肖云《我的母亲——长征中最小的女红军》)

“五一三”事件后,肖华希望得到林彪的理解和支持。然而,当肖华赶到人民大会堂准备面见林彪、叶群时,叶群却派秘书挡驾。肖华五内俱焚,情急之下对林办秘书张云生大吐苦水。他说:“我不愿意打扰林副主席,叶主任很忙,我也不容易见到她……我再不能工作,总政就要瘫痪了,我跟毛主席、林副主席干革命这么多年,眼看着因总政不力而使全军工作受损失,将来怎么交代啊?”(张云生《毛家湾纪实——林彪秘书回忆录》,春秋出版社1988年版)张云生把肖华的“诉苦”报告给叶群以后,叶群明确交待:“关于肖华的事,首长和我的态度一致。”

“五一三”事件不仅成为林彪、江青两个集团进一步瓜分大权的合作基础,也是林彪系统大打翻身仗的一个转折点。1969年,林彪告诫黄吴李邱“四大金刚”说:“军队的权力就集中在你们几个人身上”,“不要把权交给别人”。(高皋、严家其《文化大革命十年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967年“七一”前夕,林彪表态不准肖华出席军内两大派联合演出的晚会,而他自己却兴致大发地去看了演出,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从此,肖华从政治舞台上消失,日子越发难过起来。邱会作把批斗总政的小组完全公开化、合法化,到处搜集整肖华的材料。1967年8月11日,在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的操纵和叶群幕后支持下,造反派冲进总政大院,贴出“肖华是党内军内最大的走资派”的大字报,这一天被称为“八一一炮打”。

1968年10月,总政治部实行军管,肖华随即被秘密关押在离总政不远的小院里,神秘地“失踪”了7年。直到1974年,他才被毛泽东批准参加建国25周年的国庆观礼。

0 阅读:46
海里一浪花

海里一浪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