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保卫战殉国将军录——李杰
贫僧劝你把鸡腿放下
2024-12-09 17:45:36
李杰(1902年—1937年12月12日),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人,黄埔军校第五期毕业,国民革命军第七十二军第八十八师第二六四旅第五二七团团长,抗日英烈。
1937年11月19日,唐生智出任南京卫戍司令长官。第八十八师被首批纳入南京卫戍军序列,即奉命调南京整补,重点防守雨花台和中华门一线。时任南京卫戍司令长官部参谋处第一科科长谭道平所撰《南京卫戍战史话》记载,当时第八十八师有7000余人,其中新兵3000余人。由于新兵所占比重较高,又来不及训练,其战力受到一定影响。
雨花台位于南京中华门外,长约3500米,顶部呈平台状,由3个紧紧相依的山岗组成,由西向东依次为:石子岗(又称雨花西台)、风台岗、梅岗(又称雨花南台)。其中梅岗最高,约100米,该处为城南制高点,也是中华门一道天然屏障。战前,中国守军在雨花台阵地修筑由铁丝网、堑壕、地雷、防坦克壕、火力点和钢筋混凝土碉堡构成的多层次防御工事网。但面对日寇优势兵力的立体进攻,守军处于明显劣势。
时任第八十八师师部参谋卢畏三回忆:“师以第二六四旅之五二七团附炮兵两连扼守雨花台,五二八团为预备队;前线并附工兵一营、通信营两个连、辎重营两个连,第一线守军在3500人左右。又以第二六二旅守中华门至光华门一线城垣,这一线本是第八十七师的防线,因该师未进入阵地,于是由五二三团和五二四团接防。”第八十八师直属炮兵营仅有两个连,装备有榴弹炮或山炮及战防炮,一部布置在雨花南台阵地北面,一部布置在雨花西台阵地。
12月8日晚, 南京卫戍军长官部下达退守复廓阵地命令。9日,南京所有复廓阵地和部分城廓阵地开始激战。10日午后7时,第五二八团中校营长林弥坚壮烈殉国。11日午后2时,雨花台右翼阵地被突破。当晚,第五二四团团长韩宪元、第三营营长符仪延壮烈牺牲。12日中午,雨花台阵地全部失守。第八十八师2位旅长(朱赤、高致嵩)、2位团长(韩宪元、华品章)、6位营长(林弥坚、符仪延......)先后牺牲,第五二七团李杰团长突围至光华门机场,负伤后自戕殉国。突围出来的官兵,一部分沿护城河向西绕城而去,一部分则沿护城河向东转移,在敌火力尾击下,又伤亡不少。
0
阅读: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