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超话] 作家叶倾城[超话] 很多人本质上是不相信自己能够获得幸福的。
越是趋向于幸福,越是会去破坏。
而这种破坏是潜意识行为,甚至会用“意外”“不知道”“无意识”“突发”等场景或者理由合理化,很难觉察。
因为这类人本质上不相信幸福体验,更不相信自己能够获得幸福。
即便嘴上说着追求幸福,想要幸福,配得感很强,很注重自我感受,也拥有一定的能力,但最终都会被潜意识支配走向破坏幸福。
比如正常情况人在感受到强烈快乐幸福的时候会尽情沉浸其中,会很尽兴,但不相信自己能够获得幸福的人,会在这种时刻觉得不真实,要留一些警惕控制自己不要过分入局。
再比如一段时间内过得特别幸福安稳,正常情况人会希望这个时间可以再久一点,但不相信自己能够幸福的人,潜意识就会出现一些破坏关系的行为。
比如不敢专心在一个人身上,做一些心猿意马的事情(当然不是所有三心二意越界行为都能用这个理由解释,只是说部分表象),再或者“无意识制造”一些困难破坏这段关系。
越爱,越趋近于他心里幸福的阈值,越会激发潜意识产生破坏行为。
而潜意识支配出的行为是很难觉察的,他也会很痛苦地觉得“不该这样”、“怎么会这样”,他也会觉得自己特别想要幸福,但一切被潜意识破坏最终走向不幸福的时候,反而论证了他心里最相信的那部分——“看吧,果然不幸福”。
他本身不相信自己会获得幸福,那么“不幸福”反而是舒适区。
越幸福越破坏,再以被破坏的、不好的结果去论证自己的潜意识,继而再去追求幸福,再次陷入轮回。
一个人的潜意识是至关重要的,潜意识才是最真实的那部分自己。
而我们很多人甚至无法揭开表面靠近自己的潜意识。
所以,要觉察,要警惕,要发现,要改变,要从表面存在的行为去推导最真实的驱使力量,不要空喊口号,不要错过,不要破坏,不要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