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是我的第二故乡(一) 我的《读书笔记》31 我在海南当了8年候鸟,常想:海南长什么样?它的往昔又长什么样?在华为阅读找到了一本《海南岛传》,借此大略地知晓了海南的前世今生。 从高空望去,海南岛宛如一只绿色灵龟。岛内横卧着五指和黎母两大山脉,有三条最大的江河,分别叫做:南渡江、昌化江、万泉河;主要的交通干线有:环岛高铁、环岛高速、中线高速等。 海南人口是从大陆南部陆续迁徙而来,岛上的“黎人”是由“俚人”的发音演化而来的。在岛上,他们共有五个支系,“本地黎”自称为“赛”,而“赛”也是整个黎族的自我命名,包含主人、本地人、自己人的意思。其他哈、杞、美孚、赛四个支系,应当是后来陆续融入并得到认同的。民族认同之后,他们以主人自居,将岛外来的人称为“美”,也就是客人、外人、他者的意思。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赛”与“美”的关系一直是海南岛最基本的民族关系。 黎族是一个有着宏大的气魄和丰富想象力的族群。在众多传说里,《鹿回头》最为人们所熟知。依据鹿回头这个美丽爱情传说建造的海南全岛最高雕塑“鹿回头”,已经成为三亚的城雕,三亚市也因此被称为“鹿城”。 一、海南岛上两位仿若神灵般的人物: 1、伏波将军马援 汉光武帝时期,马援将军因平乱恩威并施,对整个岭南的文明开发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逐渐成为这些地方的神灵,被人们供奉在庙堂中祭祀。在海南岛,伏波将军既是开琼的将军,也是海上的神灵。古时候,乘船横渡琼州海峡的人,不论是南来还是北往,不论是上船之前还是靠岸之后,都要到伏波庙里燃三炷香,以祈求平安和答谢还愿。 2、母仪天下的冼夫人 东汉末年,海南岛处于无政府状态,“长吏之设,虽有若无”,海南岛就像一匹野马,既未被放跑,也未被拴紧。 这时出现了一位母仪天下的女性冼英——冼夫人。她凭借世代积累的威德和一支骁勇善战的队伍,在乱局中收服了海南岛,而且是心灵上的收服。冼夫人生逢乱世,一生历经梁、陈、隋三朝,为岭南社会安定和国家治权完整殚精竭虑。如今,岭南冼夫人庙数以百计,海南岛上就有五十多座,其中以海口市新坡镇冼太夫人庙规模最大。 二、海南岛历史上曾是流放之地 开启海南长达千年流放史的第一个逐臣,是隋炀帝时期的杨纶,他被流放到大陆尽头之外的珠崖,并因此在海南岛留名。 海口府城美舍河岸上有一座祠堂,名为五公祠。红墙碧瓦之内,供奉着历代被流放海南的先贤。唐代宰相李德裕排在首位,另外还有李纲、赵鼎、胡铨和李光等。 大名鼎鼎的苏东坡也曾被流放到海南岛三年,面对此地艰苦的生活环境,他却能坦然面对。“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这些精忠报国的名臣虽遭贬谪,但忠心不改,在兴修地方公益事业、传播中原文化和培养人才等方面,为当地人民做出了诸多贡献。 三、海南岛的两种名贵产品 1、沉香,出产沉香的地方很多,有越南、柬埔寨、印度尼西亚等国,但在行家眼中,备受推崇的还是海南沉。《本草纲目》说得很直白:就沉香而言,“占城不若真腊,真腊不若海南黎峒。黎峒又以万安黎母山东峒者,冠绝天下,谓之海南沉,一片万钱。” 从唐代起,沉香作为朝贡必不可少的特产,价格一直涨到现在。入宋之后,沉香消费盛行,海南沉成为市场上最稀贵的物品,本岛也因此获得“香洲”的称号。 2、花梨木,这种树生长很慢,历经二三百年,可用的芯材不过碗口大小。它有着如同黄金的价值,若给子孙留下几根花梨木,就好比在地里给他们埋好了一坛银子。 到2012年,花梨木已涨到每吨一千万元人民币,如今,大料已经卖到一斤万元以上。 四、海南儒学双峰 1、丘濬,是琼州府城下田村人,幼年就以天才之名被乡里所知,传说他过目成诵,在科举考试中,位列翰林院十八名庶吉士的第一名,任太子太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成为内阁大臣,相当于宰相的地位。 从天涯海角到紫禁城的内阁大殿,从边地的一介平民到位极人臣,是一条极其遥远的道路,可谓千山万水,他走通了,走到了尽头。他书生气很浓,生性耿直磊落,明武宗因敬重丘濬的学识与功业,下诏为他建祠,“以丘濬配宋学士苏轼,以风示天下”,将他的名字与苏东坡并列在一起。 《大学衍义补》,是丘濬所著的儒家经典注释,是以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为主要研究内容的著作。 2、海瑞出身军籍,母亲的严厉管教,加上家境的窘困,使海瑞十分自律。他对儒学的学习,不完全是知识的汲取,更是人格的修炼,因此特别注重知行合一。四十岁那年,他以举人身份获得任命,先后担任福建南平县的教谕、浙江淳安县的知县、户部云南主事,因向嘉靖皇帝进谏入狱,后获得恩赦,恢复原职,并不断升迁;海瑞任应天府巡抚时,在整顿土地中得罪了原内阁首辅徐阶,愤而辞官回海南原籍十六年;神宗朱翊均召七十二岁的海瑞为南京吏部右侍郎,他的锐气与锋芒依旧,整肃纲纪,惩处玩忽职守、盘剥百姓的官员,于是又遭人弹劾。此时,万历皇帝才意识到,老爷子已经不堪任事,只能作为超凡脱俗的榜样了。
海南是我的第二故乡(一) 我的《读书笔记》31 我在海南当了8年候鸟,常想:海南
瑞华度春风
2025-01-04 14:18:3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