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伯龙是清初有名学者,自幼聪明,能诗善文。顺治五年(1648年),熊伯龙参加顺天

冰旋聊历史 2025-01-17 11:21:41

熊伯龙是清初有名学者,自幼聪明,能诗善文。顺治五年(1648年),熊伯龙参加顺天府乡试,高中第一名,第二年又在殿试中高中榜眼,被授翰林院编修。此后熊伯龙历任国史院编修、国子监祭酒、侍读学士、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等职。顺治十一年,熊伯龙担任浙江乡试主考官,在这次科考中,熊伯龙创造了一个奇迹,他竟然一榜取中了三名未来的状元:史大成、严我斯、蔡启僔。 史大成是顺治十二年一甲一名进士,殿试时,史大成初被主考官拟为第三,但皇帝御览时对史大成的书法极为推崇,于是将其钦定为状元。史大成是清朝淅江省出的第一位状元,在史大成中状元前,民间就流传着浙江状元在清朝“始于史,终于钟”的说法,而浙工省在清朝出的最后一名状元是咸丰十年的钟骏声,恰好验证了“始于史,终于钟”的说法。 严我斯是康熙三年(1664年)一甲第一名进士,该科进士在清朝科举史上是很被看重的。康熙二年,康熙皇帝认为八股文不利于个人创见,难以选拔贤才,于是颁布废除八股考试禁令,谕令“惟于为国为民之策论表判中出题考试”。但天下读书人已习惯了八股文,取消之后很多人都不适应,故该科考中人数较前科大大减少,因此,该科考中进士者被时人认为皆有真才实学,受到时人的推崇。 蔡启僔是康熙九年一甲第一名进士,登第后,蔡启僔与榜眼孙在丰、探花徐乾学同被康熙召见于弘德殿,因赋诗称旨,当天即被授日讲官兼起居注官,开清代考中状元当天即授日讲官兼起居注官之先河(按惯例,一甲进士皆授翰林院教习,不会立即授予其他官职)。

0 阅读:0
冰旋聊历史

冰旋聊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