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兰州军区司令翻越贺兰山,来到某基层连队视察。在地窝子里,司令摸了摸战士的被褥,只感觉湿漉漉的,问团长怎么回事?团长解释“取暖期过去半个月了”,司令批评道:“你坐视不管,该撤职!” 皮定均的革命生涯,堪称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段典型的艰苦奋斗与无私奉献的传奇。作为一个出生在贫苦农民家庭的年轻人,他的成长与革命之路充满了动荡与不屈。1914年8月30日,皮定均诞生于安徽省金寨县的代家岭,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幼年的他便面临了许多生活的困境。父亲早逝,母亲再嫁,皮定均与年迈的祖母相依为命。贫困的生活让他早早体会到了社会的不公与压迫,也使他从小便萌生了改变命运的渴望。为了生计,他曾为地主放过牛,也曾沿街乞讨过。这种生活的困顿与不安,让他对社会的压迫和不平等产生了深刻的认知。 13岁时,皮定均加入了当地的农民协会,开始接触并参与一些反封建、反压迫的活动。在那个年代,农村贫苦的农民,饱受地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许多人生活困苦、精神绝望。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皮定均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并从心底里渴望通过革命的手段,改变自己以及整个贫困阶层的命运。他的革命理想并不是从空洞的理论中抽象出来的,而是深植于自己亲身经历的社会不公和历史创伤之中。 1928年,皮定均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正式步入了革命的队伍。这个决定,标志着他正式与中国共产党站在了一起,投身于那场注定要改变中国命运的伟大斗争中。次年,1929年,皮定均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开始了他与中国革命事业紧密联系的军事生涯。在这支由贫苦农民和工人组成的军队中,皮定均得到了军事训练和政治觉悟的双重提升,迅速成长为一名坚定的革命战士。 1931年,皮定均经过深思熟虑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加入共产党,对于一个年轻的革命者而言,不仅是对自身革命理想的坚定承诺,更是对中国革命事业的深刻理解与认同。皮定均的加入,使他在思想上更加成熟,逐步明白了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他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农民起义者,而是变成了一个有理论、有战略眼光的共产主义战士。 在红军的初期岁月中,皮定均先后担任了连指导员、营教导员等职务,并参与了鄂豫皖苏区的反“围剿”和川陕苏区的反“围攻”战斗。在这段时间里,他以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带领战士们在无数次生死较量中取得了胜利。 随着红军不断发展壮大,皮定均在红军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也逐渐提升。特别是在长征途中,皮定均担任了红军大学上级指挥科副科长和步兵学校营长等职务,他不仅承担了指挥任务,还负责了革命士兵的军事训练和思想教育。在艰苦的长征路上,皮定均经历了数不清的生死考验。长征不仅是一次巨大的战略撤退,它同时也为中国共产党和红军锤炼出一支更加坚定、勇敢的队伍。皮定均作为这支队伍中的一员,深知长征不仅关乎战争的胜利,更关乎革命的未来。他深刻理解长征的历史意义,也充分展现了作为指挥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到达陕北后,皮定均被任命为教导师第2团团长。这个职位,让他有了更多的机会去指导和领导更多的红军战士,为即将展开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做准备。陕北作为中国革命的一个重要根据地,赋予了皮定均更大的战略舞台。他不仅要继续带领部队进行军事训练,还要帮助红军战士们保持革命的精神和斗志。在此期间,皮定均为培养红军的军事素质和政治觉悟,付出了极大的努力。 1970年初,皮司令冒着严寒,驱车翻越贺兰山,来到山北麓的41号地区视察某基层连队。刚一进地窝子,扑面而来的阴冷湿气让他心头一紧。他见战士们缩衣缩袖,脸色发青,连忙上前询问情况。得知连队因取暖期早已结束,至今仍未燃起炉火时,皮司令顿觉怒从心中起。 他当即招来团长,语气严峻地问道:"这都什么年月了,你居然还在死扣军区的规章制度,却对战士们的冻挨甚至生病视而不见!这样还谈什么为人民服务,简直就是置人民军队的宗旨于不顾!再这样下去,我看你也别当什么团长了,赶紧撤职查办,让你也来这儿尝尝挨冻的滋味!" 团长一听司令员发话,吓得浑身一激灵。他红着脸连连赔礼,表示一定马上落实司令员的指示。当天傍晚,皮司令亲自下达命令,要求全军区所有驻防高寒地带连队立即采购燃煤,并迅速送达一线。同时,他还派出督导小组深入基层,对各连队的取暖情况进行全面排查。看着久违的温暖重新笼罩在战士们身上,皮司令长舒一口气,嘴角也不禁漾起欣慰的笑容。 告别连队时,皮司令一一握住战士们的手,叮嘱他们要注意保暖,有任何困难第一时间向连队反映,千万别硬扛。战士们看着司令员满是皱纹的脸,听着他沙哑而亲切的嘱托,鼻子一阵发酸,眼眶莫名有些湿润。 从普通战士,到数万人的兵家长,皮定均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今天,人民军队广大官兵仍在传承着皮司令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遗志,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砥砺前行,努力攀登着新的高峰!
1970年,兰州军区司令翻越贺兰山,来到某基层连队视察。在地窝子里,司令摸了摸战
鉴史忆往呀
2025-01-20 17:32:25
0
阅读: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