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门阀制度形成于东汉末年至魏晋,经过数百年发展,在北魏时期确定了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等四姓高门,在隋唐时期又演化为陇西李氏、赵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等五姓七望。五姓的传统家风以及知识传统使他们在科举考试中占尽优势,朝廷公卿半数出自五姓,以崔姓为例,有唐一代,清河崔氏出了11位宰相,博陵崔氏出了16位宰相(唐代宗朝崔宁为使相)。五姓七望在社会上拥有极高的声望,根本不把其他士族放在眼里,就连被强塞进五姓之中、以皇室为代表的陇西李氏都难入他们的法眼。为保持高贵的血统,五姓“侍其族望,耻与诸姓为婚”,傲慢地进行内部通婚,甚至连皇室想把公主嫁给五姓子弟都十分困难。唐太宗李世民曾愤怒地质问:“吾实不解山东四姓为何自矜,而人间又为何重之?!”虽然李唐皇室不遗余力地打击五姓的力量,并以法律的形式禁止五姓之间通婚,但五姓的地位却依然崇高无比。唐高宗时的宰相薛元超出身关中四姓之一的河东薛氏,其妻子为唐太宗李世民的侄女,但薛元超却曾说:“吾不才,富贵过人,平生有三恨:始不以进士擢第,不娶五姓女,不得修国史。”可见能与五姓攀上关系是一件多么荣耀的事情。唐文宗时期,皇帝曾向宰相郑覃求婚,希望让太子娶郑覃的孙女为妻,但郑覃毫不犹豫地拒绝了皇帝的请求,随即把孙女嫁给了一个九品的崔姓小吏。唐文宗对此无可奈何,只能感叹地说:“民间修婚姻,不计官品而上阀阅。我家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耶?”
中国的门阀制度形成于东汉末年至魏晋,经过数百年发展,在北魏时期确定了清河崔氏、范
冰旋聊历史
2025-01-22 10:23:45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