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农药优良的水稻种子,为什么有些地方很难提高水稻产量?我的家乡的水田除了少数是坭底田,耕作层较深之外,大部分是沿河两岸的沙质田,耕作层浅,属于瘦田。这类水田不耐肥,特别是氮肥施多了容易起稻瘟病。起了稻瘟病结实率低,减产一半以上,甚至颗粒无收。生产队时经常有一些田块,干脆放弃收割的。主要是缺乏磷钾肥以施氨水碳铵为主。后来有了杂交水稻汕优63,这个品种高抗稻瘟病,产量才提上去了。随着尿素磷钾的普及应用,合理施肥,沙质田的产量才有了比较大的提高。但仍然要提防,注意打农药控制。由于这个原因,我结婚后有了第一个小孩,村集体对水田小调整,当时减少人口的户退出的几亩田有近村的也有离村远要翻过一座山的,离村近的是沙质田产量低,我便选择要远的山沟田,山沟田冷底阳光少比不上近村的泥质田,但是比沙质田不容易起稻瘟病。那时候,我分到了一亩田,老婆孩子分到了一亩六,才解决了吃饭问题,但仍然是白天吃粥晚上才能吃饭,只是粥比过去米多了些。直到八九年我放弃种田,我们家真正并没有实现三餐吃饱饭的目标。我们村和我家的情况差不多,都是外出打工的人多了家里才能三餐吃饱饭的。
如果没有农药优良的水稻种子,为什么有些地方很难提高水稻产量?我的家乡的水田除了少
修正好说事儿
2025-02-16 08:23:5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