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新中国建国十周年庆典在即,可毛主席却在审阅庆典人员名单时犹豫了,许久

时光匆匆行者路 2025-02-17 17:21:33

1959年,新中国建国十周年庆典在即,可毛主席却在审阅庆典人员名单时犹豫了,许久,他哽咽着说:“把黄菊喜的名字加上去!” 1927年,蒋介石发起了反革命政变,毛主席与罗荣恒在湖北通城县的黄袍山下进行游击战的筹划工作。 此时的通城县被反动势力所控制,许多人对共产党抱有戒心。 然而,一位身材瘦小的老妇人主动提出邀请。 虽然村里的人纷纷劝她不要冒险,但黄菊喜却表示,如果毛主席和罗荣恒愿意,她非常乐意接待他们。 毛主席看到黄菊喜为人正直、勇敢且无私。 毛主席与她建立了亲如母子的关系,甚至在一番闲聊中,毛主席认黄菊喜为干妈。 黄菊喜家中并不富裕,甚至可以说是十分贫困。 稍大一些后,她又被送到别人家做童养媳。 尽管如此,黄菊喜依然坚持忍辱负重,生育了五个孩子。 丈夫因病去世后,黄菊喜不得不一人抚养五个尚在襁褓中的孩子。 生活困苦不堪,她依靠乞讨和邻里的接济勉强维生。 通城县的地主豪绅横行霸道,百姓生活在压榨中。 黄菊喜所在的村庄,地主通过高利贷压迫农民,许多家庭为了还债不得不将孩子们卖给地主。 地方上的地主豪绅们仗势欺人。 欠债的农民往往无力偿还,甚至沦为债务的永远奴隶。 黄菊喜曾在地主家做工。 那时,地主趁机对她动手动脚,幸亏黄菊喜身边有一把剪刀。 她并未将此事告诉任何人。 随着农民运动的爆发,无数被压迫的农民看到了希望,他们开始团结一致。 黄菊喜也参与其中。 许多恶霸被愤怒的农民活活打死,最终,这些地主纷纷低头认错。 黄菊喜开始告诉自己的孩子们,要像共产党人那样,为穷苦百姓出头。 在黄菊喜的大儿子吴朝义心中,母亲的教诲让他也决心投身革命。 毛主席曾在一次革命途中造访黄菊喜家。 虽然黄菊喜家境贫寒,甚至连家中最好的食物也会拿出来招待这位伟人。 不久后,毛主席再次经过黄袍山。 正是在这个时期,黄菊喜决定将自己的儿子吴朝义送上战场。 吴朝义也果断决定加入红军。 毛主席对此十分赞赏。 吴朝义加入红军后,他积极参与爆破小组。 她的死,给黄菊喜带来了无尽悲痛。 1933年,毛主席再次来到了黄菊喜的家。 那时,黄菊喜正忙着做家务,听到毛主席来访后,立刻热情迎接。 毛主席询问了她女儿的情况,并表达了对她失去亲人的深切慰问。 她依然坚定地告诉毛主席,吴桂凤的牺牲是值得的。 随着毛主席的行踪被敌人知晓,当地的反动势力很快封锁了村庄,准备搜捕“共产党”。 黄菊喜立即将毛主席藏匿起来。 毛主席感到十分焦急,担心乡亲们会因此遭到不测。 黄菊喜为了保护毛泽东,让她的二儿子朝炳代替毛泽东出去,引敌人误认。 当她得知消息时,她并未表现出太多情感的崩溃,而是冷静地将儿子的牺牲视作对革命事业的贡献。 1936年12月,黄菊喜的三儿子吴朝福因敌人叛徒告密在与敌军的战斗中中弹牺牲。 几个月后,她的小女儿吴富桂也因从事革命活动被反动派杀害。 在五个孩子的英勇牺牲后,她参与了向红军干部提供前线情报的工作,并且以自己的人脉帮助红军打探敌情。 然而,她的行为很快被反动派察觉。 黄菊喜被反动派捕获并遭受了三十多种酷刑。 为了不连累他人,黄菊喜最终选择流浪,她在湘鄂边境的林区艰难度日。 1949年,随着通城的解放,黄菊喜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她继续为革命出力,支持孙子参军,并捐款支持抗美援朝的战斗。 当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之际,毛泽东亲自安排黄菊喜参加国庆庆典。 站在天安门前,她的眼中闪烁着喜悦的泪水,这是她为牺牲的子女争得的荣耀,也是她坚持革命事业的最终胜利。 参考文献:[1]廖建新.大力弘扬新时代的忠烈精神——从《满门忠烈——曾山的革命故事》说开去[J].改革与战略,2005,21(3):82-84

0 阅读:15
时光匆匆行者路

时光匆匆行者路

时光匆匆行者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