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期的真实情况是什么样的? 讲个例子: 有明一代共有五位藩王就藩陕西,随着朱家龙子龙孙的不断繁衍,人口急剧增多。仅秦王一府的人口,到嘉靖年间时,就已经超过了万人。 而雪上加霜的是,天启七年,万历帝之子瑞王朱常浩就藩汉中,皇帝大笔一挥,要求陕西拿出200万亩良田给瑞王。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是200万亩良田,而不是土地。嗷嗷待哺的陕西,哪里拿得出那么多良田,最后经过多方协调,才由陕西、山西、河南、四川四省共同来承担这一沉重的负担,而由陕西承担的部分为112.5万亩。那陕西的情况如何呢? 陕西在明朝本就属于贫困之地,不仅如此,陕西还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问题,那就是边患严重。明朝设立九边重镇来防御北方的威胁,而陕西一地就有三边:延绥、甘肃、宁夏,故而陕西总督又被称为三边总督。边军沉重的粮饷压得陕西喘不过气来。 到了崇祯元年(1628年)三月,共拖欠延绥镇粮饷150余万两,所欠各路军饷长达27个月。 如果只是这样,那也就罢了。明朝还要在这个时候加税。 万历四十六年(1618)开始,分三次加辽饷520万两; 崇祯四年(1631),加征剿饷,总数280万两; 崇祯十二年(1639),加练饷730万两。 这三饷一加,大明万劫不复。民众承受不了如此沉重的负担,就有人开始逃亡。但明朝有一个很变态的税收政策叫:赔粮,就是收税的总额是不变的,如果有人逃亡,他应当交的税,就由剩余所有农户承担。这就导致了更多人的逃亡。 屋漏偏逢连夜雨,这个时候,灾荒也不断。原因很简单,人口都逃亡了,饭都吃上,谁去兴修水利、灭蝗虫呢?饥荒和灾害首先来的是粮食价格的暴涨,粮价甚至是平时的20倍,最后有钱也买不到米了。 很多人因为没有饭吃而饿死,饿死的人太多,又引起了瘟疫,七八成的人都死去。人们不得不卖儿鬻女,甚至有人拿妻子换一顿饭。灾荒之下,就连狼都没有吃的,饿疯了的狼直接到城镇食人。而悲剧还在不断发生,由于死去的人太多,很多尸首无人掩埋。崇祯七年的时候,兴安州因为死人太多,郡守在城南门外挖坑掩埋,先挖一坑,很快就填满,又挖了一条大沟,很快又填满,就把这里叫万人坑。 而一些侥幸活下来的人,很多都加入了流寇,或者打家劫舍,他们为了抢粮食,无恶不作。 崇祯八年,流寇围攻扶风县四十余日,九月二十日城破,流寇进行了屠城,官民焚掠一空, 流寇去后,全城空无一人。 当时,无论是起义军还是官军,没有谁在乎百姓的死活,贼寇以抢掠百姓为生,而官军甚至以百姓的首级冒领军功。如此惨状之下,有多少人受灾,有多少人死亡呢? 嘉靖时期的《陕西通志》统计,山阳县的户数为4354,而到了康熙年间,《山阳县初志》载清初山阳县仅810余户,也就是说82%的人口消失了。 面对如此的惨状,当时的各地官员纷纷给崇祯帝上疏,请求赶紧拿钱出来赈,崇祯帝拿出了10万两白银,让吴牲去陕西救灾。吴牲记录下的灾情有多严重呢?他到甘泉县之时,发现全县搜遍了也才找到600人,其余的要么饿死,要么逃亡了。
中国古代农民是最善良、最有忍耐力的,但凡有口吃的都不会想去造反,明粉也不去想想,像李自成、张献忠之流多次被打成光杆司令都能迅速回血就证明这个朝代已经没有任何希望了,只不过李自成运气不好刚好碰上了后金崛起,功亏一篑罢了
都在吹嘘朱元璋是一个勤政爱民的好皇帝,实际上,他完全只是为自己的家族着想,根本就没有为百姓着想,看看他制定的皇明祖训,对朱氏皇族真是好到不得了(比所有王朝里的皇族都要好),但对其他人(包括大臣官员百姓)就如同对待奴隶、仆人一样。这样的王朝能够延续200多年,也算是一种奇迹。
风神翼龙
权贵霸占所有资源,老百姓没有饭吃,只能借阎王贷。结果李自成在河南,几个月,就从一千人发展到几十万。
用户56xxx07
大地主官绅占了多少土地,小编提都不提!明显就是夹带私货的井蛙
ABCDE12345
你讲了藩王多少地,怎么不讲讲文官士绅多少地?
封狼居胥 回复 论语 03-20 13:51
做什么贡献?士绅交税???
论语 回复 03-20 08:46
文官士绅还在给朝廷做贡献,藩王是纯索取。
长平 遗魂
不过是没考虑那么远,开始确实够。
江渐月
就这样的惨状下,明末的人口能过亿???
duoduo 回复 03-16 00:24
密集个毛,土地不是被藩王占了就是被大地主占了。知道福建、浙江沿海的倭寇吗?那九成全是失去土地的当地人。知道初中历史书上说的资本主义萌芽吗?那就是徐阶家把整个松江府(比现在上海市还要大)的土地全占了种棉花,精壮去他们家做一天工得一天伙食,没工做就只能饿着,剩下的老弱只能饿死。
用户94xxx31 回复 duoduo 03-19 19:45
崇祯登基前后难道不是明朝末年?
TomTim
你居然污蔑大明,居心何在?
尘土之国
资本肆意发展下去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