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湖南男子因牙痛前往诊所拔牙,牙医未询问过敏史直接注射青霉素,术后男子

安恒远养护说 2025-03-17 18:39:31

1970年,湖南男子因牙痛前往诊所拔牙,牙医未询问过敏史直接注射青霉素,术后男子突发过敏性休克,十分钟后呼吸停止 1970年8月的一个闷热下午,湖南某小镇的李明(化名),一个32岁的普通工人,捂着腮帮子走进了镇上唯一的牙科诊所。 那天,他的右下侧臼齿疼得让他彻夜难眠,饭也吃不下,只能喝点稀粥。他站在诊所门口,犹豫了一会儿,最终还是推门走了进去。 诊所里只有一张简陋的牙椅,旁边放着一台老旧的脚踏钻机,墙角堆着几瓶药水和一堆棉花。 牙医老王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穿着白大褂,戴着厚厚的眼镜,正在给一个病人补牙。 看到李明进来,他挥挥手示意他先坐下等着。 轮到李明时,已经是下午三点多。 他简单说了句“牙疼得受不了,想拔了它”,老王点点头,指了指牙椅让他躺下。 李明张开嘴,老王用探针戳了戳那颗发黑的臼齿,确认牙根已经坏死,便决定拔牙。 诊所条件有限,没有X光机,也没问诊表,老王凭经验操作。 他拿出一支青霉素针剂,熟练地用酒精棉擦了擦针头,对李明说:“打一针,麻一下,拔起来不疼。”李明没多想,点了点头,卷起袖子露出胳膊。 老王一针下去,药液缓缓推入,几分钟后,他拿起钳子开始拔牙。牙齿拔得很顺利,李明只觉得嘴里有点酸胀,没什么大碍。 然而,刚拔完牙不到五分钟,李明突然觉得胸口发闷,喉咙像被什么堵住了一样。 他皱着眉头,捂着胸口说:“我有点喘不过气。”老王正在清洗工具,头也没抬地说:“可能是紧张,坐一会儿就好了。 ”可没过两分钟,李明的脸色开始发白,额头上渗出冷汗,他猛地抓住牙椅的扶手,大口喘气,声音变得嘶哑:“救……救我……”老王这才转过身,看到李明的情况,顿时慌了。 他拍着李明的背喊道:“你怎么了?别吓我!”但李明的眼神已经涣散,身体瘫软下去,呼吸越来越微弱。 从李明感到不适到完全失去意识,前后不过七八分钟。诊所里没有急救设备,老王跑出去喊人帮忙,等镇上卫生院的医生赶到时,已经过去了十多分钟。 李明躺在牙椅上,嘴唇发紫,脉搏全无,瞳孔放大,生命体征彻底消失。 卫生院的医生检查后摇了摇头,说:“过敏性休克,太快了,没救回来。 ” 事后,李明的家人找到诊所讨说法。老王低着头,反复说自己没想到会这样。 他回忆,李明来时没提过对青霉素过敏,他也没问,因为“以前拔牙都这么打针,没出过事”。 但事实是,青霉素过敏在人群中并不罕见,尤其是严重过敏可能引发急性喉头水肿或心血管崩溃,导致短时间内窒息或心脏停跳。 1970年代的乡镇诊所,医疗条件简陋,牙医大多是半路出家,培训不足,缺乏规范的操作流程。 给病人用青霉素前,必须询问过敏史,甚至要做皮试,这是最基本的常识。 可那天,老王忙了一天,病人一个接一个,他压根没想过这一步。 李明的死因后来被确定为青霉素引起的急性过敏性休克。 医生解释,这种过敏反应一旦发生,进展极快。青霉素进入体内后,免疫系统可能迅速释放大量化学物质,导致血管扩张、血压骤降、气道痉挛。 喉头水肿堵住呼吸道,心脏供血不足,几分钟内就能让人陷入不可逆的休克状态。 那时的诊所没有肾上腺素,也没有氧气瓶,面对这种突发情况,毫无还手之力。 十分钟,对于普通人来说不过是喝杯茶的时间,可对李明来说,却是生与死的全部距离。 李明的妻子抱着两岁的儿子哭得撕心裂肺,家里少了一个顶梁柱,日子一下子暗了下来。 镇上的人议论了好一阵,有人责怪老王粗心,有人叹息李明命不好。 可事情过去了,也就过去了,没人再追究。诊所还是照常开着,老王后来每次给人打针前都会多问一句:“你对青霉素过敏吗? ”但那时候,规范的医疗流程还没真正走进这些偏远小镇。 这个故事里,没有人故意害人,却因为一个疏忽,酿成了无法挽回的悲剧。 青霉素本是救命的药,却成了夺命的针。十分钟内生机消逝,究竟是天意弄人,还是人为的缺憾? 你觉得,这一切本可以避免吗?

0 阅读:29
安恒远养护说

安恒远养护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