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7.8公里的线,串起800年文明密码!又是民族自豪感爆棚的一天呀...

永贞谈文学 2025-03-19 16:02:01
一条7.8公里的线,串起800年文明密码! 又是民族自豪感爆棚的一天呀! 翻阅这本《博物馆里看文明:图解北京中轴线》,一次次被震撼得合不拢嘴! 当「中轴线」成为一本立体说明书,这是一场建筑美学的“暴击”,更是华夏文明的洗礼。 . 从北向南,从钟楼到永定门,从水立方到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延伸的是五千年华夏的智慧与文明。 故宫的重檐庑殿顶、景山的万春亭、钟鼓楼的晨昏线、脊兽、石狮子,在书页间被解剖成精密的文化切片。读者仿佛从中轴线上的一块砖一片瓦中,窥见王朝兴衰,感受古人宏大的宇宙观。 . 本书插图是用版画的方式呈现,独具厚重的质感。不仅是视觉大赏,也是一次文化洗礼。 太和殿、天坛、永定门、鸟巢等建筑的拉页一翻开,真的太震撼了~~ . 太和殿屋顶上的小神兽你都认识吗? 坤宁宫、御花园这些影视剧的常客,整体布局是怎样呢? 鼓楼和钟楼是怎么报时的呢? . 作为一本面对普通读者的“图解”,作者们从设计师的角度为读者剖析北京中轴线上的建筑,平面图和各个方向的剖面图,细致精巧,让读者一看就懂。 正脊、围脊、垂脊、重檐庑殿顶、悬山顶、歇山顶......标注其位置和基本知识,下次看到别认错了哦。 对于中轴线上的古建筑书中还做了很多拓展的解说和介绍,让读者不仅了解建筑知识,也增长了历史知识。 比如古时候普通老百姓家里没有手表,得靠钟楼和鼓楼的报时安排日常生活。 又比如摆放在皇帝宫殿外的社稷江山亭,可不止是威严的象征哦,金殿的门是可以打开的,可放置香火。 . 古人没有手表,但是有日晷有铜壶滴漏;古人没有电话,但是他们设计出了精妙的报警系统--“石别拉”。 . 《博物馆里看文明:图解北京中轴线》也是一本“city walk”指南,跟着设计师的审美,读懂古人的审美和对生活的祈愿,皇家的威严和形制的区分,观赏古建筑咱也能懂个七七八八。 . 北京中轴线不仅是建筑遗产,也是文明的中轴线。 这本书很适合被摊开在地板上阅读,再欣赏恢弘的宫殿剖面图时,我仿佛听见梁思成在1944年的感叹:整个北京城,乃是世界的奇观之一。

0 阅读:0
永贞谈文学

永贞谈文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