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怎么学隋唐史?来读读这本书
迈凌聊文学
2025-03-21 16:21:21
我的私人书单
很多人喜欢历史,但真读了历史专业后却不知道怎么读书、怎么写论文。之前一位读隋唐史的硕士研究生就向我表达了这些困惑。
学历史需要真正的热爱,不然怎么静得下心来坐冷板凳。很多选题,大家都在写,如何才能在前人的基础上写出自己的东西,需要知识积淀和思维能力。
在翻阅雷闻的这本《永念群生》时,书中关注的选题和论述方法都给了我很大启发,所以特别想推荐给想学历史又不知道怎么学的朋友。
从这本书的副标题可以得知,它关注的是隋唐的礼俗与信仰。
比如,隋唐时期的聚众之禁。人群的聚集是否会脱离国家的控制,成为王朝的对立面?从汉唐以来的历史发展来看,答案是肯定的,利用宗教仪式聚众进而对抗官府,是经常发生的现象。但并非所有的“聚众”都是非法的。国家为了统治的需要,也常常有聚众的情形,最为常见的一是国家礼仪,二是处决死囚。总体来说,隋唐的聚众之禁趋向严厉。
“京观”是古代战争中为震慑敌人、彰显战功,将敌军尸体堆积封土而成的建筑。其起源可追溯至春秋时期,《左传》中已有相关记载。这一做法延续至后世。但在隋唐时期,随着佛教的兴盛,部分京观被改建成佛寺,以超度亡灵、安抚民心。如唐太宗登基之后,多次发出诏令来安葬战场骸骨。
很多人都把杨贵妃与安禄山 “三日洗儿”当成“取乐”。但作者却认为,这是唐代的生活礼俗,一种特殊的收养仪式。杨贵妃的这次洗儿仪式有着非比寻常的政治意义,当时玄宗需要依仗,“营州杂种胡” 出身的安禄山的能力,来防御东北地区力量不断壮大的契丹和奚。
涅槃图像中割耳剺面与刺心剖腹的胡俗,与汉族社会伦理教化观念之间的冲突,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下对身体、伦理、社会秩序、宗教观念和文化认同的不同理解和实践。
治史,要多读研究综述。本书全面回顾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隋唐史研究。通过综述,我们可以了解研究现状,找到自己的突破点。
实在不知道写什么时,还可以评述重要论著。本书就论述了唐代礼制与信仰方面的多部重要论著。
当然,学历史不能只学历史,很多现代学科都需要学。本书不仅运用了历史学方法,还借鉴了宗教学、艺术史和社会学的视角,使得研究更加立体和全面。
这是一部兼具学术深度和现实意义的著作。适合研究者和专业学生阅读,对隋唐文化感兴趣的普通读者也值得一读。
0
阅读:0
立木康
这书评很专业
不好意思我早都
原来京观是这个意思啊,三日洗儿是一种礼俗,这真的是颠覆认知了
千秋永世长存
涨知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