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提问】"心脏支架用了16年都没堵,这护士到底有啥秘诀?"我表姐今年42岁,前阵子查出血管又堵了,这已经是她第二次做支架手术。 听说广州有位同行前辈,05年放的心脏支架到现在16年都没堵过,这让我特别纳闷——都是按医嘱吃药,怎么差别这么大? 表姐平时工作忙,三餐全靠外卖,下班就往沙发一瘫,这跟人家护士前辈的保养方法是不是有关系? 【医生回答】心脏支架术后血管再狭窄确实困扰着不少患者。 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显示,我国每年约100万例心脏支架手术中,术后1年内发生再狭窄的比例约为5%-10%。 而长期跟踪数据显示,术后10年以上仍保持血管通畅的患者仅占65%左右。这组数据提醒我们,支架术后管理是影响预后的关键环节。 支架术后再狭窄主要与三个机制相关:首先是血管内皮过度增生,就像伤口结痂过厚,容易造成管腔变窄; 其次是血栓形成风险,特别是术后3个月内,血小板容易在金属支架表面聚集; 再者是动脉粥样硬化继续发展,若基础病因未控制,其他血管段仍可能出问题。 研究发现,按时服用抗血小板药物能使血栓风险降低70%,但临床上仍有约15%患者因各种原因擅自停药。 那位护士前辈的经验值得借鉴:第一,她严格遵循"双抗治疗",即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坚持服用1年以上,后续转为单药长期维持。 第二,她建立了"三色饮食法"——红色食物(如西红柿)补充番茄红素,绿色蔬菜保证膳食纤维,白色食材(鱼类、豆制品)提供优质蛋白。 第三,她独创了"碎片化运动法",利用工作间隙做深蹲、踮脚尖等微运动,保证每天累计30分钟活动量。 第四,她坚持每季度做颈动脉超声检查,及时发现血管异常。 第五,她保持着写"健康日记"的习惯,记录每天的用药、饮食和身体反应,这种自我监测方式使医生能更精准调整治疗方案。 对于支架术后患者,建议把握五个要点:1. 闹钟提醒吃药,千万别漏服抗凝药物;2. 每周吃够7种不同颜色蔬菜,红肉控制在3两以内; 3. 每天分次做满30分钟运动,快走、爬楼梯都算数;4. 每3个月查次血常规,重点看血小板数值; 5. 保持心情舒畅,焦虑会使血压产生波动。这些方法看似简单,贵在长期坚持,就像那位护士前辈用16年时间验证的——好血管确实是"养"出来的。
【患者提问】"心脏支架用了16年都没堵,这护士到底有啥秘诀?"我表姐今年42岁,
安恒远养护说
2025-03-22 17:41:30
0
阅读: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