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8年,45岁的李鸿章看到母亲的脚露在轿帘外,赶紧低声提醒道:“娘,您把脚收

完蛋我被土豪包围了 2025-03-26 14:30:17

1868年,45岁的李鸿章看到母亲的脚露在轿帘外,赶紧低声提醒道:“娘,您把脚收回去。”没想到李母一脚踢开轿帘,怒斥道:“不孝的东西,你老子都不嫌我脚大,怎么就你嫌我脚大!” 想象一下,八个壮汉抬着华丽的轿子,队伍浩浩荡荡地前进。突然,一只缠着裹脚布的大脚从轿帘里伸了出来,周围的人都忍不住惊讶地看着。 轿子里坐的是晚清举足轻重的大人物李鸿章的母亲。李鸿章现在也只能小声地劝他的母亲把脚收回去,没想到却被母亲大声训斥:“不孝的东西,还嫌弃我!”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一位小脚老太太,为什么会这样毫不客气地训斥位高权重的儿子?这背后,隐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精彩往事。 故事开始于一个格外寒冷的冬天。一位姓李的郎中,结束一天的工作正往家赶,途中他听见有小孩子轻轻的哭泣声。 他仔细寻找声音的来源,最终发现一个被抛弃的女婴,让人揪心的是,这孩子还患有天花。要知道,在那个时候,天花几乎是无法治好的绝症。 李郎中顿生怜悯之心,没有狠下心离开,而是把这个可怜的女婴抱回了自己家中。 这个小女婴,正是日后的李母。尽管天花治好了,却在李母的脸上留下了难看的疤痕。李家家境并不好,拿不出多余的钱为她缠足,因此,李母就这么保留了一双没有缠裹的天然大脚。 李母和李郎中的小儿子李文安从小一起长大,彼此产生了好感。李文安一点也不嫌弃李母脸上的疤痕和小脚,反而很欣赏她的勤劳和善良。 最终,在李郎中的支持下,他们结婚了。结婚后,李母展现出令人惊讶的持家能力,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生活也越来越好。 她把钱看得紧,家里的开销管得特别严,甚至让儿媳妇们每天都汇报花了多少钱。正是因为她这么会过日子,李家才能攒下不少家底,孩子们才能好好读书,不用为生活发愁。 李母不仅善于操持家务,而且是一位很有见识的母亲。她深深明白教育的重要性,尽力供孩子们上学读书。 每天吃饭前,她都会给孩子们讲做官的道理,教导他们要胸怀百姓,为国家做贡献,提醒他们即使做了大官,也要谦虚谨慎,不能骄傲自满。 李鸿章的母亲非常注重对子女的教育,在她的精心培养下,李家的孩子都取得了不错的成就。其中,成就最高的要数李鸿章,他后来成为了清朝末年的重要大臣。 他的五个兄弟也都当了官,在仕途上有所发展。 李母晚年生活幸福美满,子孙后代环绕膝下,享受着家庭的温馨和快乐。因为她教育儿子有方,朝廷特别颁赐了一块写有“松筠益寿”的牌匾,以此来赞扬和表彰她的功德。 即使上了年纪,搬到城里和儿子一起住,李母还是那么节俭,一点没变。她从不觉得自己的大脚有什么不好意思,反而很自豪。 从轿帘里露出来的那双大脚,不只是李母的个人特点,更是她辛苦了一辈子的证明,代表着她跟命运抗争的精神。 李母的一生堪称传奇。她本是被人遗弃的体弱女婴,却最终成长为备受尊敬的诰命夫人。她依靠自己的辛勤和智慧,不仅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让整个家族焕然一新。 她对子女的教育极为成功,培养出了李鸿章等杰出人物,也为后世子孙留下了优良的家风。不过,李鸿章在历史上的评价褒贬不一,他的功绩和过失,需要我们客观公正地评价。 那么,李鸿章的成就中,究竟有多少是源于母亲的教导呢?李母的教育方法,在今天这个时代,是否仍然具有借鉴价值?你又是如何看待呢? 信息来源:磨店出了个李鸿章,小小地方因此名扬天下.--2022-08-08 17:13·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0 阅读:82
完蛋我被土豪包围了

完蛋我被土豪包围了

完蛋我被土豪包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