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瓜群众”的前世今生:网络时代,谁还不是“吃瓜群众”? 宝藏兴趣创作大赛 要说网上冲浪最火的梗,"吃瓜群众"绝对能排前三!但估计很多网民只会用,却并不知其来处? “吃瓜群众”的起源,几乎与“网络论坛”一样早。 网络论坛才兴起那会儿,老有人出来刷"前排出售瓜子"。这个梗取材于看戏、听相声的现场即视感,取其“跟看戏似的凑热闹”这个意思:把线下的感觉非常形象地搬到了线上,增添了网络论坛的趣味性。 后来出现了神转折,“吃瓜群众”彻底爆火—— 话说某地发生了一次交通事故,记者采访车祸现场的大爷,大爷捧着西瓜懵圈:"我当时在吃瓜啊!" 这下全网沸腾了,"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瞬间出圈,一夜间大江南北都是“吃瓜群众”。2016年被评为“网络十大热词”,官方盖章认证,从此江湖地位稳了! 为啥它这么上头? 在现在这个热搜满天飞的时代,谁还不是个"瓜田里的猹"?每天被明星离婚、社会新闻刷屏,想装作没看见?根本不可能!但打工人哪有精力深挖,不如当个快乐吃瓜群众! “吃瓜群众”自带"我就看看不说话"的怂萌感:刷微博、刷抖音、刷朋友圈,甭管多正经的新闻,评论区永远飘着"坐等吃大瓜"。更绝的是衍生梗——"瓜田里上蹿下跳""吃瓜群众已撑到打嗝"“这瓜一点也不甜”…… "吃瓜群众"早就不止是梗了,在所有的网络词汇里,“吃瓜群众”自带流量属性:既满足了普罗大众偷瞄八卦的小心思,又让大伙儿找到了组织——在网络的世界里,谁还不是个“吃瓜群众”呢?
“吃瓜群众”的前世今生:网络时代,谁还不是“吃瓜群众”? 宝藏兴趣创作大赛 要
三棱心爱文学
2025-03-27 10:58:0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