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云:活到120岁,曾断言毛主席不是凡人,晚年拒绝主席的邀请 虚云大师被誉为“禅门泰斗”。 虚云大师生于清朝道光年间。 据传,在虚云和尚出生的那个夜晚,天昏地暗,雷电交加,母亲因难产去世,然而生下的并非正常婴儿,而是一个红色的肉球。 第二天,一名药翁出现在家中,他未曾敲门,径直走进屋内,用刀划开肉球,露出了一个男婴,正是日后的虚云和尚。 长大后,他常年坚持苦行。 为了追寻更高的佛学境界,虚云大师曾跋山涉水,前往印度进行长时间的修行。 在他的修行过程中,虚云大师经历了诸多磨难。 清朝末年,外有列强压迫,内有官僚腐败。 虚云大师积极参与到佛教复兴和社会的救助中。 辛亥革命爆发后,在云南地区,滇军的军阀李根源带领军队前往鸡足山捉拿虚云大师。 然而,虚云大师亲自前往与李根源面对面交涉。 在一番交流之后,李根源被虚云大师的气度和佛法所折服,不仅放弃了抓捕,还皈依了佛教。 中华民国成立之初,虚云大师便积极推动佛教的组织建设。 1913年,他在云南成立了佛教分会,但罗容轩对佛教的兴盛并不看好。 虚云大师亲自前往北京寻求北洋政府内阁总理熊希龄的帮助,最终成功地将罗容轩调离云南,佛教分会得以顺利运作。 民国二年,虚云大师在广州与孙中山会面,得到了孙中山的极高评价。 当时,孙中山亲自为虚云大师和鸡足山的祝圣寺题匾,写下“饮光俨然”。 在国难当头之际,虚云大师积极呼吁社会各界支持国家的抗战事业。 1937年,日本侵略中国,虚云大师号召佛教界的弟子们积极投身抗日救国事业。 在他的一系列指导下,许多佛教僧侣放下了手中的念珠,拿起了枪支,投身到前线。 虚云大师自己也在抗战期间,为前线的官兵祈福,并带领僧侣捐赠粮食和物资。 除了积极参与抗战,虚云大师还组织了多个慈善和救援活动。 虚云大师曾在韵关修复寺庙,为难民提供庇护。 虚云法师在修复寺庙时,总是将工作完成后交由弟子接手,从不主动留任。 圣扬法师作为虚云的徒弟,跟随师傅十年,深受其影响,理解虚云不愿在繁华都市中居住的心境。 此外,虚云法师对于佛教经典尤为重视,他亲自修订和增补了多部重要著作,如《佛祖道影》和《法系考证》。 在禅宗寺院管理方面,虚云注重改革与规范,他在鼓山寺加强了禅堂的管理 此外,他还带领众僧上前线祈福,减省寺庙的食物,用于战争救援。 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通过邀请虚云主持“护国息灾大悲法会”与其结识。 此次法会持续了49天,吸引了许多国民党的高级官员参与。 在法会中,蒋介石向虚云询问战争前景,虚云用三个字“十卍日”揭示了轴心国的最终败北,并暗示中国即将迎来一场变革。 虚云大师沉思片刻后,表示中国战后将会有一个“不同的面貌”。 他深知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的政治冲突会加剧。 对此,虚云大师担心佛教在动荡的时代中遭受灾难。 他决心让弟子们离开国内,远赴海外。 其中,知定法师等一众弟子在虚云大师的指示下,前往香港、美国等地建立佛教道场。 然而,虚云大师却选择坚守祖庭。 在1949年,虚云大师回到国内,他决定再次回到云门寺。 此时,他已经年迈。 1952年,北京政府发电报邀请虚云大师进京,他以佛教名义会长的身份参与了中国佛教协会的创建。 尽管他始终推辞正式会长的职务,但他的影响力却逐渐扩展。 1955年,虚云大师完成了在全国范围内的寺庙修复工作,并培养了大量弘法高僧和护法居士。 他还推动了中华佛法的传播。 在毛泽东的建议下,虚云本可选择居住在知名寺庙,但他却选择了江西永修的云居山。 在艰难的步行途中,传闻有一群乌鸦伴随在他头顶,为他指引方向,直至他安然抵达云居山。 尽管云居山的寺庙破旧不堪,虚云和尚始终不愿让人修缮,他在这里度过了最后的岁月,直到120岁高龄去世。 在他临终时,他留下了一句简单却深刻的遗言:“戒”。
虚云:活到120岁,曾断言毛主席不是凡人,晚年拒绝主席的邀请 虚云大师被誉为“禅
历史视野解码
2025-03-29 16:22:40
0
阅读: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