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2年,康熙去世后,雍正即位,众大臣都傻眼了,雍正母妃乌雅氏甚至拒绝接受,被封为皇太后。 乌雅氏出身寒微,她是内务府包衣的孙女,没有资格参加选秀,直接进宫做了端茶送水的小妾。 因为天生丽质,乌雅氏有机会被皇上宠幸,生下皇四子胤禛,被晋封为德嫔。后来乌雅氏又接连为皇上生了5个子女,最小的一个就是皇十四子胤祯。 乌雅氏知道仅仅靠容貌无法长期得到皇帝的心,她没有恃宠自傲,而是更加谦虚谨慎,远离后宫的是是非非,在后宫赢得了好名声。 后来乌雅氏因为皇上添丁有功,被册封为德妃,位于四妃之首。 根据清朝皇子的抚养规定,皇子出生后必须由一级别的嫔御抚养,而乌雅氏在生下胤禛的时候连嫔位都不是,所以胤禛一出生就被送到了佟佳皇贵妃那里。 恰逢佟佳皇贵妃所生的儿子刚刚夭折,康熙这样做也是为了安慰佟佳皇贵妃的丧子之痛。 胤禛在佟佳皇贵妃那里一直长到了11岁,这期间他与乌雅氏接触得不多,自然也就没有多少母子感情。 佟佳皇贵妃去世后,康熙想把胤禛交给乌雅氏抚养,乌雅氏以抚养十四阿哥为由拒绝了。 而皇四子胤禛也不愿回到乌雅氏身边,他正与佟佳皇贵妃的娘家人打得火热,他以佟佳皇贵妃之子的身份,称呼皇贵妃的弟弟隆科多为舅舅。 佟佳皇贵妃姑姑,是康熙生母孝康章皇后,姐姐也在嫁给康熙后一度成为中宫之主,所以佟佳皇贵妃既是康熙的表妹,又是妻妹,地位尊贵。 而这些是乌雅氏远不能及的,可见当时胤禛有心想借助佟佳皇贵妃的娘家势力。 乌雅氏在生下皇十四子胤祯后,地位早已不同寻常了,所以她一直亲自带着胤祯。胤祯也从小就聪明懂事,经常逗得乌雅氏开怀大笑。 康熙一生有35个皇子,众皇子中有能力争夺储君之位的主要有9位皇子,曾经发生过“九龙夺嫡”之争。 在康熙晚年的时候,皇十四子胤祯异军突起,有望成为太子的人选,而这时他的最大竞争对手,就是自己亲哥哥皇四子胤禛。 胤祯武功出众,1718年,准噶尔部进犯边疆,拉藏汗请求朝廷发兵救援。康熙最终选定胤祯为抚远大将军,带兵出征。 胤祯身着战袍,如同天子出征一般威武气派。到达青海后,胤祯调度三军,指挥得当,很快将作乱的准噶尔部荡平,扬名边陲,被呼“大将军王”。 一开始胤禛号称“天下第一闲人”,团结兄弟,行事低调,在康熙面前没有表现出争位的行为,从后来的事情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城府很深的人。 1722年,康熙在畅春园病重,步军统领、理藩院尚书隆科多奉命陪在身边照顾。康熙病逝当晚,皇四子胤禛派人守卫畅春园,然后将康熙帝遗体悄悄运回乾清宫。 紧接着宫里传来康熙的遗诏,谕令胤禛即帝位。胤禛下令关闭京城九门,秘不发丧。几日后胤禛正式登基称帝,即雍正。 雍正继位后,秘密除掉了康熙病重时伺候在身边的侍卫,同时也查禁了很多康熙和胤祯来往的奏折手谕,篡改了大量文献。 雍正稳定了朝中的局势后,下令从边关召回皇十四子胤祯。胤祯刚一回京就被雍正找借口削去了爵位,降为固山贝子,然后又让他去看守黄陵,不得回京。 雍正的这些做法使得母子关系更加恶化,因为在乌雅氏的心中,胤祯才是自己最骄傲的儿子。 当时朝中盛传胤祯有望继承大统的时候,乌雅氏在后宫也是有所耳闻的,所以雍正继位后,她生气地大喊“此子不是皇心之所系”。 同时她拒绝接受皇太后的封号,这一举动为当时朝内怀疑雍正假传遗诏的人增加了信心。 雍正与乌雅氏的关系也降到了冰点,尤其是在乌雅氏提出要见胤祯的请求被拒后,乌雅氏心中更是愤懑异常。 乌雅氏一直担心他们兄弟二人手足相残,气郁在心,不久就病倒了。贵为皇帝的雍正不解衣带地伺候在身边。即使这样,乌雅氏也没有改变对雍正的态度,不久撒手人寰。 为了争夺皇位,雍正不惜打压兄弟手足,最终导致与自己亲生母亲关系无法修复。亲情与权力孰轻孰重,只能留给后人去评说。
1729年,52岁的雍正召13岁马氏侍寝。是夜,马氏被送到了龙榻之上,雍正侧躺着
【4评论】【3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