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五)《太白金星有点烦》(马伯庸) 唐僧取经的另类解读 ——浅析马伯庸的小说《太白金星有点烦》 马伯庸真的令人叹服,先是凭借着一句耳熟能详的唐诗——“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追索了《长安的荔枝》的来由,接着,他又化身成太白金星,用独特的视角,揭示了《西游记》惊天骇人的内幕。 简单来说,《太白金星有点烦》就是对《西游记》唐僧取经前因后果的阐释,是对九九八十一难产生、发展、过程和结果的寻索,是对唐僧师徒四人及白龙马组成的取经团队的人设身份的认证。 首先,马伯庸揭示了唐僧历经磨难去西天取经的原因:一是因为唐僧的身份不凡,他是佛祖的二弟子金蝉子的转世;二是佛祖欲使其尽快成佛,且不能招来非议,因此,佛祖特意安排了这次走流程式的西天取经,格外强调“玄奘这一路上须经历磨难,彰显真经取之不易,反证向佛之心坚贞”,意在为唐僧“履历里增添一笔弘法功绩”,使其在成佛时名正言顺,水到渠成。 其次,马伯庸分析了唐僧西天取经团队人员的身份:孙悟空是大闹天宫后被镇压在五行山下的囚徒,猪八戒是调戏嫦娥后被罚下界的罪犯,沙和尚是打碎了天庭琉璃盏被贬下凡的罪人,就连白龙马也是因为烧毁了玉帝赏赐的夜明珠而被罚落人间。从中可以看出,这些加入取经团队的人员,他们的共同点是,都有犯上作乱的前科,更主要的是在他们的身后都有盘根错节的“根脚”,所以,他们才会搭上西天取经的顺风车,为的是在唐僧功成名就的成佛后,他们也会因为随行有功,不仅豁免前科,重获自由,而且会得到“罗汉果位”的赏赐,这才是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和白龙马,被塞进或挤进西天取经团队的真正目的。 再次,马伯庸曝光了唐僧取经途中历经磨难的内幕:太白金星和观音菩萨是这次唐僧西天取经路上所有劫难的护法使者,即,总策划和总导演,他们在玉帝和佛祖的授意下,既要为唐僧取经团队安排出其不意,险象环生的劫难,而且要确保其“平稳渡劫,避免出现身死道消的情况”。 这样,作为天庭派出的护法使者——太白金星的烦恼来了:首先,他烦恼的是他要揣度他的上司玉皇大帝和灵山佛祖在唐僧取经这件事上的心思和意图,这两位他都惹不起的大神常常使他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如,在唐僧随行徒弟的安排上,佛祖计划的是孙悟空、黄风怪和乌鸡国主,而玉帝却把猪八戒和沙和尚强行塞进其中,这让太白金星在策划和执行唐僧取经劫难时遭遇了诸多无法控制的阻力;其次,他的烦恼是要协调与佛祖派来的护法使者观音菩萨的关系,虽然他与观音菩萨“护法”的目的是一致的,但因为各自背景的不同,所以,在具体实施“护法”的过程中总是发生利益的冲突,这让太白金星时常困惑不解,无所适从;再次,他的烦恼是还要不时的接受天庭和灵山“纪检委”的传讯和审查,这让苦苦挣扎着“护法”的太白金星,如在刀尖上跳舞一样艰险危难。 马伯庸在本书中最为亮眼的是通过太白金星之口,揭露了孙悟空大闹天宫的真相,貌似是“孙悟空先在蟠桃园监守自盗,然后大闹瑶池蟠桃会,再去窃取金丹,酒醒后畏罪潜逃下界”,其实是二郎神领着他的一伙狐朋狗友在蟠桃园喝酒,喝得酊酩大醉后,糊里糊涂的跑到瑶池蟠桃会搅了个乱七八糟,然后又乘着酒兴到广寒宫骚扰了嫦娥。因为二郎神是玉帝外甥的关系,所以,自有金仙高手为了逢迎玉帝,为了庇护二郎神,便找了个从下界来的,没有根脚,又有闹事前科的孙悟空,背上了这口黑锅,何况这场震惊三界的天宫大乱也符合孙悟空的能力和脾气,不至于被各路神仙参透怀疑。 由此,玉帝和佛祖才会出奇一致的安排他去西天取经,因为“只要他一上无底船,便会舍下躯壳与浊念,从前的愤懑、怨怼与各种因果牵绊,便统统被抛却,那一桩不可言说的大秘密便可彻底消失,在无任何隐患”,这样,就不难理解在陪着唐僧西天取经的路上,孙悟空不是讥诮冷笑,就是随心所欲,不可一世,原来他清楚“他本来就身在一个大劫的表演中,又陪着玄奘等人在取经路上演这么八十一难”,怎能不肆无忌惮,荒唐可笑! 像《长安的荔枝》一样,在本书的封面上也有两句话,一句是“天庭神仙皆社畜,西游路上打工人”,这是马伯庸在阐释本书的现实意义;另一句是“很多人间执念我们无法理解,但不代表它们不存在”,这揭示了社会的复杂和人性的险恶,就像唐僧西天取经的“执念我们无法理解”一样,其实,它是剧本杀的安排和神话级的表演。 读完本书我震撼的不是马伯庸通过太白金星有的烦恼描绘了职场的众生相和职场的潜规则,而是马亲王对《西游记》高端的认知和另类的解读,这可能也是我迫切要继续读马伯庸的动力!
书评(五)《太白金星有点烦》(马伯庸) 唐僧取经的另类解读 ——浅析马伯庸的小说
思雁随心体育
2025-04-02 17:03:20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