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欠中国45亿,泽连斯基请中企赴乌投资,中方拒绝得很委婉。有人说就算是乌克兰能打赢这场仗,那国家也基本上废了,因为成百上千亿的债务必然会压垮整个国家,光欠中国就45亿,然而,从泽连斯基的种种行为上可以看出,他竟然还想要赖账,这是怎么回事呢? 事情还要从马达西奇公司说起。这家被称为乌克兰航空工业明珠的企业,曾因俄乌冲突陷入绝境。 2014年起,中企北京天骄通过合法途径收购其56%股份,并承诺每年注资2.5亿美元。 就在双方合作步入正轨时,乌克兰政府突然以国家安全为由冻结股份,2021年更是直接将公司国有化。这波操作让中企45亿美元投资打了水漂,海牙国际仲裁的赔偿裁决也成了一纸空文。 如今泽连斯基又抛出重建蛋糕,开出的条件却让人哭笑不得。根据美国主导的乌克兰重建基金协议,基辅需向该基金注资5000亿美元,而基金运营权和自然资源收益的一半都归美方所有。这种我出钱你受益的模式,本质上是把乌克兰卖了还帮人数钱。 更讽刺的是,美国承诺的5000亿美元援助至今只到位1000亿,剩下的大概率进了军火商腰包。 面对这样的诚意,中方自然不会轻易接盘。 外交部委婉表态:中方坚定站在和平一边,继续为推动危机政治解决发挥建设性作用。这话翻译过来就是:先把欠的45亿还了,再谈合作的事儿。 毕竟前车之鉴历历在目——2022年乌方就曾以战争状态为由,要求免除570亿美元外债,其中就包括中国的45亿。 泽连斯基的如意算盘打得很响:用重建合作当诱饵,既转移债务压力又制衡俄罗斯。但他低估了中方的风险意识。 试想,如果现在投资乌克兰,等战后经济稍有起色,乌方会不会故技重施,以国家安全为名冻结资产?这种投资-国有化-赖账的剧本,已经在马达西奇演过一遍了。 更值得玩味的是,泽连斯基一边求着中国投资,一边还在配合美国对华施压。去年乌方以参与俄罗斯军事供应链为由制裁中企高管,这种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做法,让中企如何敢放心投资? 有人可能会问:乌克兰真敢明目张胆赖账吗?看看他们的操作就知道了。马达西奇被国有化后,公司负责人博古斯拉耶夫被以叛国罪逮捕,工厂在战火中化为废墟,45亿债务就这样成了战争损失。这种用战火销毁证据的手段,和当年阿根廷债务违约时的操作如出一辙。 现在的乌克兰就像个赌红了眼的赌徒,总想着用新债还旧债。但国际社会不是慈善机构,中国更不会为他人的错误买单。当泽连斯基在记者会上大谈中国作用时,或许应该先看看自家账本——45亿美元的债务,究竟是用诚意偿还,还是打算用战火一笔勾销?
美国把援助全部转为贷款,估计事先谁也没料到事情会成为这样。泽连斯基再三表示,乌克
【2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