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元年,13岁的弘历被传旨去养生殿,没想到雍正却命人递给他一块半生不熟的白肉,

趣叭叭呀 2025-04-03 11:54:10

雍正元年,13岁的弘历被传旨去养生殿,没想到雍正却命人递给他一块半生不熟的白肉,让他吃掉。

弘历照做,味同嚼蜡的硬邦邦冷冰冰的肉硬是不皱眉头地被吞下去了,没想到也就是这块肉,成了他为储君的契机。

胙肉,在各种可循的历史记载中被解释为“祭祀时供神的肉”,弘历吃的便是这种肉。

古时候的人深受儒家思想中礼义廉耻的教化和熏陶,逢年过节,或是重大事情发生时,都会祭拜祖先。

无论是平民百姓家中所供奉的牌位,世家大族家中修建的宗祠,还是皇家贵族最为重视的祭祖祭天大礼,胙肉是哪种场合都必不可少的贡品。然而,在所有的贡品中,胙肉是最难以下咽的。

正因如此,历朝历代帝王都曾在与臣子把酒言欢之际,将用作贡品的胙肉赏赐给重臣。

这既是代表对他们的器重,也是借此机会察探他们忠心与否。

弘历自小聪慧有加,异于常人,精通满语、汉语和蒙古语,连藏语和维吾尔语也有所涉及,在历代帝王中都是绝无仅有的。

他文武双全,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总是在卯时就起床。

在雍正还是雍亲王时,他设宴邀请康熙帝来自己府中做客赏物。

康熙王朝末期,雍正表面上醉心田园,暂时退出了争斗,深得康熙欢心,他欣然应邀。

当时,康熙晚年时期有97个皇孙,养育在宫中留在自己身边教导的少之又少。

很多皇孙都未亲见天颜,雍正的两个小儿子弘历和弘昼便是如此,自生下之后到十二岁,都未曾面见过皇爷爷。

趁着这次机会,在与康熙帝交谈正欢时,雍正似是漫不经意地说:“您的两个孙子还未曾见过祖父呢,要不要召他们过来?”

康熙也是随口答:“那就叫他们过来见见吧。”

《清高宗实录》记载,弘历与弘昼均是十二岁的幼子,却只有弘历让康熙见即惊爱。

年幼的弘历对自己要求甚高,非常自律,他身材挺拔,面相可爱,上前给皇爷爷行礼时更是举止得当,不慌不乱。

爷孙见面实属不易,康熙对弘历第一印象很好,便“偶举《爱莲说》以试,诵解融彻,奖悦弥至”,能够在十二岁就对爱莲说有如此见识的孩子非常难得。

康熙此后常常召弘历伴读,甚至还亲自教授他骑射,这样的宠爱和器重是独一份的,连带着弘历的父亲雍正也受益颇深。

因为经历过九子夺嫡之乱,雍正即位之后决意放弃绝对的嫡长子继承和公开立储君。

为避免王朝末期动荡,雍正选在即位后八个月,便昭告大臣秘密立储。

关于继承人的问题,雍正即位之后便已经心中有数,只待确认后下定决心。

恰逢祭天大典,雍正也决定趁此机会验证自己的决断,祭祀大典结束之后,雍正将弘历叫来养心殿。

当时13岁的弘历已知晓许多事,听到皇阿玛命人分给他一块胙肉,让他吃掉,他便毫不犹豫地执行了命令。

在他身上,并没有幼稚的孩童气息,更没有王公贵族的娇气,他不提问,不犹豫,不反抗,只是按照吩咐吃下了“散福”的胙肉。

“胙肉”、难以下咽,许多在朝堂多年的老臣都难以控制表情,可年仅13岁的弘历却能像日常饮食一般,波澜不惊地咽下去,雍正心中已有决断。

这样的镇静非常人可比,在自己的三个儿子中,只有弘历有帝王之气。

而此时的弘历心中也有所动,在雍正即位前,他便常常伴随在康熙帝身边,这是其他皇孙都没有的待遇。

如今雍正即位,秘密立储在即,每一次谈话都是一次考试,弘历随时都要做好准备。

当他知道这次皇阿玛只叫他一人过养心殿来,没有其他兄弟,心中便已知晓为何。

他天赋聪颖,又自律沉稳,做事妥当。无论是将弘历引荐给康熙帝还是多次的试验,年幼的弘历均给出了惊人的答卷,和其他的皇子相比,弘历实在优越太多。

0 阅读:1052

评论列表

信仰

信仰

1
2025-04-03 21:44

弘历简直就是天生的政治生物

猜你喜欢

趣叭叭呀

趣叭叭呀

趣叭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