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了一个很残忍的人际关系:别人对你的态度实际上取决于你对自己的态度。
我发现大家在人际交往中有一个很深的误区,那就是觉得只要自己对别人够好,别人就会回馈相同的善意给你。曾经的我也是这套价值观的忠实践行者,我非常会照顾别人的情绪,无论是在交谈还是任何场景中,我总是能第一时间看到别人的需求,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
事实上,这样做的理由并非出自我是一个十足的奉献者人格,而是我在内心隐隐的期待着别人用同样的方式对我。说白了,我给予别人的像是交流时的尊重和理解、情绪低落时的倾听和关心、重要时点的惊喜礼物等等通通都是我自己想从他人身上得到的。
然而现实是,真实的社交场景并不是按这套法则运行的。你会发现那些最受人喜欢、尊重并且需求被最大化满足的人,都是非常自我且有脾气、有性格的人。换言之,他们特别会爱自己。后来我偶然间听到了一句话:别人会以你对待自己的方式来对待你。我突然间意识到,原来我这么多年一直遵从的是相反的逻辑。
事实是:一个人如果很爱他自己,别人也会爱他。如果你一直压抑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别人就会认为你的需求和感受并不重要。没有人会珍惜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得到的好处,既然我什么都不用做你就能这样对我,那我为什么还要费心去考虑你的感受呢?
认清真相后,我也总结了一些改变的tips:
1、凡事多问我的感受和我的需求
2、不要揽别人根本都没开口的请求
3、如果善意没被尊重,立即撤离
4、学会说“不”,并且不需要任何附加理由
5、如果察觉到一个人把你当工具人,无条件离开
6、不用求得所有人的喜欢,只和舒服的人在一起
7、别人侵犯了你的利益和感受时,直接说出来
8、该发脾气的时候发脾气,不要畏惧冲突
很多人其实会把一些需求的满足放在他人身上,即期待他人用自己想要的方式来爱我们。但其实能最快、最精准的满足这种需求的人是我们自己。把对他人的体贴转移到自己身上吧,放下期待反而更容易收获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