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7年,噶尔丹自杀,骨灰和女儿都被手下人献给了康熙。死前他曾绝望地感叹:“同样是人,差距咋就这么大呢?听说康熙走过的沙滩能涌出甘泉,石头能长出青草,这是天在助他!我部下都投奔他去了,这是人在帮他!可我该如何是好呢?” 噶尔丹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他是准噶尔部巴图尔珲台吉的第六子。刚出生没多久,藏传佛教就认定其为温萨活佛的转世之身。 巴图尔珲台吉曾想让噶尔丹当继承人,噶尔丹表示:“我上面还有哥哥在,而且我与佛教有缘,还是去拉萨求经学法吧。” 于是,噶尔丹的哥哥僧格就成了准噶尔部的新任珲台吉,噶尔丹则成了五世达赖的亲传弟子,并拥有属于自己的温萨寺。 噶尔丹本以为生命将会在晨钟暮鼓和诵经礼佛中度过,然而在康熙九年,僧格遭到车臣台吉的暗杀,死于非命。 噶尔丹赶忙北上,潜回部落,率领僧格的残部前往阿尔泰地区。车臣台吉不依不饶,誓要消灭准噶尔部,派了数万大军堵在噶尔丹的必经之路上。 生死存亡关头,噶尔丹爆发了惊人的战斗力,他跃马挺枪,冲在队伍的最前面。一口气连斩近百人,士气大振,将车臣台吉打的溃不成军。 噶尔丹剩勇追穷寇,在阿尔泰山口擒获车臣台吉,报了杀兄之仇,也化解了准噶尔部的危机。 噶尔丹整顿吏治,劝课农桑,制定法律,奖罚分明,原本奄奄一息的准噶尔部竟然出现了勃勃生机。与其同源的土尔扈特部,亦前来归附。 噶尔丹的野心开始膨胀,他不断地向漠西蒙古诸部发动进攻,当上了卫拉特的盟主。 不过,噶尔丹的扩张,引发了清廷的担忧。噶尔丹依照惯例向皇帝请求册封,但康熙不予理睬。 当然,这并不妨碍噶尔丹的政权合法性,五世达赖毕竟是他的老师,眼见学生有如此成就,达赖喇嘛当即授予噶尔丹丹津博硕克图汗的称号。 不久后,噶尔丹建起了一个西起中亚,东至张掖的统一部落。 噶尔丹的目标远不止于此,他要率领麾下铁骑北伐东征,让整个蒙古草原都臣服于自己膝下,重塑蒙古帝国的荣光。 噶尔丹开始发动对喀尔喀蒙古的进攻,先征土谢图汗,后伐车臣汗。 自林丹汗去世后,大部分蒙古部落,都接受清朝册封,投入清廷麾下。噶尔丹擅自讨伐其他部落,并将其占为己有,极大的损害了清廷的利益。 当噶尔丹得到沙俄支持,想继续往南进发,甚至威胁科尔沁与喀喇沁时,康熙皇帝再也坐不住了。 康熙征调阿喇尼、常宁、福全等多位将领,围攻噶尔丹。清朝大军连战连胜,在乌兰布统峰顶与噶尔丹连战3日,重挫噶尔丹大军。 噶尔丹兵败如山倒,当即率领残部前往科布多休整。 与此同时,噶尔丹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也开始了对他的反击。 策妄阿拉布坦和索诺木阿拉布坦、丹津鄂木布,是噶尔丹大哥僧格的儿子。噶尔丹担心,他们会与自己抢夺汗位,曾阴谋将其杀害。 在索诺木阿拉布坦被毒杀后,策妄阿拉布坦引兵逃亡。当噶尔丹兵败北上,策妄阿拉布坦趁机掳掠了噶尔丹的妻子和儿子还有残余部众,伺机对其动手。 尽管情况如此危急,噶尔丹仍未放弃蒙古帝国的梦想,他竟然致信康熙,要求清朝将喀尔喀七旗蒙古牧民全部分给自己,结果当然是遭到拒绝。 在休整一段时间后,噶尔丹又恢复了实力,他纵兵在温都尔汗一带烧杀劫掠,并与沙俄人达成进一步合作,从沙俄购买了大量军火,扬言“举兵犯南”。 康熙亲率三路大军北上,费扬古于昭莫多大败噶尔丹主力。 同时,策妄阿拉布坦占据了伊犁河流域,并与周边部落达成了“反噶尔丹联盟”。沙俄人见噶尔丹大势已去,也对他置之不理。 康熙向噶尔丹下发了最后通牒,限令他70天之内前来投降,否则将御驾亲征。 在清军的围剿之下,噶尔丹身边只剩下了百余名亲信,牲畜也不过二三十头。康熙曾数次派出使者劝降噶尔丹,噶尔丹的态度很坚决,宁死不降。 最终,在公元1696年噶尔丹病亡。临终前,噶尔丹都没想明白,自己为何会输。他喃喃自语:“同为一国之君,为何康熙能赢,而我会输?” 噶尔丹死后,部下带着他的女儿和他的骨灰,准备投降清朝。半道,遭遇策妄阿拉布截获。 策妄阿拉布坦始终没有安葬噶尔丹,而是在多年后分两次,把他的骨灰给了康熙皇帝。 噶尔丹生不逢时,碰上了康熙这位雄主。而且,他性情暴虐,引发了蒙古诸部的不满。 如果是其他的清朝皇帝在世,而噶尔丹又能平和的对待手下和其他蒙古部落,说不定真能重现辉煌。
1729年,52岁的雍正召13岁马氏侍寝。是夜,马氏被送到了龙榻之上,雍正侧躺着
【5评论】【3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