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反对无效!当年港珠澳大桥想法提出时,李嘉诚举双手反对,理由是会损害自己利益,可香港富商胡应湘铁了心要造,因此还遭李嘉诚威胁会出人命,如今大桥通车七年回头再看,简直高下立判…… 早在21世纪初,当港珠澳大桥的构想刚刚萌芽,李嘉诚便站出来公开表示反对。他给出的理由看似关切大局:大桥造价预计高昂,可能会对香港的航运地位产生冲击,甚至还会破坏周边的生态环境。 这些说辞乍一听似乎有理,可明眼人都清楚,其背后藏着的是对自身商业利益的考量。彼时,李嘉诚旗下的和记黄埔牢牢掌控着香港葵青货柜码头近70%的份额,是香港货运领域当之无愧的巨头。 一旦港珠澳大桥建成,大量货物运输路线将发生改变,从原本依赖香港港口,转为通过陆路运输,这无疑会使他的港口生意遭受重创,垄断地位岌岌可危。 与李嘉诚的短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一位香港富豪胡应湘。作为合和实业的主席,胡应湘堪称港珠澳大桥的“头号推动者”。 早在1983年,他就极具前瞻性地提出兴建跨海大桥的构想,并在之后的岁月里,多次向政府建言献策。 在他看来,港珠澳大桥绝不仅仅是一项交通工程,更是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纽带。从长远眼光看,大桥带来的经济、社会和战略效益将是不可估量的。 然而,胡应湘的坚持与努力,却触碰到了李嘉诚的利益红线。据香港媒体爆料,在一次私人饭局上,气氛一度紧张到极点,李嘉诚甚至对胡应湘放出狠话:“你再坚持搞这个桥,小心会出人命!” 虽然这一传闻至今未得到双方证实,但当时商界围绕港珠澳大桥的激烈博弈,由此可见一斑。胡应湘并未被威胁吓倒,他四处奔走,联合其他有识之士,共同为大桥的建设争取支持。 时光荏苒,7年过去了,港珠澳大桥早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强劲引擎,用铁一般的事实证明了胡应湘的远见卓识。 在经济层面,大桥带动了区域物流、旅游、贸易等多个产业协同发展。珠海、澳门等地借助大桥的交通优势,经济迎来显著增长,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在此投资兴业,就业机会大幅增加。 从交通效率上看,以往从香港到珠海,需绕行虎门大桥,漫长的路途耗费3小时,如今通过港珠澳大桥,仅需45分钟,大大节省了时间成本,让三地往来变得如同近邻。 在战略意义上,港珠澳大桥不仅是中国基建实力的有力象征,更强化了香港与内地的联系,巩固了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地位,促进了区域的稳定与繁荣。 反观李嘉诚,他所担心的事情终究还是发生了。随着港珠澳大桥的通车,葵青码头的吞吐量逐年下滑,他的港口业务受到不小的冲击。不过,这位商业巨擘似乎早有后手,近年来已逐步抛售港口资产,转身投向欧洲基建和能源领域。 这场围绕港珠澳大桥的博弈,背后折射出一个深刻的问题:当个人商业利益与国家战略发展发生冲突时,该如何抉择?李嘉诚的反对,纯粹从商业利益出发,虽符合商人逐利的本性,但格局未免狭隘。 而胡应湘的坚持,则展现出一位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与家国情怀,他着眼于大湾区的长远发展,为国家战略的推进贡献力量。
90年代,香港富商胡应湘豪掷30亿承建虎门大桥,扬言:“等收回成本,我就把桥捐给
【4评论】【5点赞】
用户78xxx24
这货以为自己快要富可敌国的样子,都快要不把国家放在眼里了
日行千里
李嘉诚中国的败类香港的垃圾
孟德
是的,超人应该把目光放长远一点,按目前的收费情况,回本也就500年。
MKC
奸商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