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大字不识的49岁老贫农,娶了小10岁女大学生。新婚夜,他爬过来,嘟嘴

混沌于浮云 2025-04-03 19:15:46

1971年,大字不识的49岁老贫农,娶了小10岁女大学生。新婚夜,他爬过来,嘟嘴要亲。女子一把推开他,抖成一团。谁料,8年后,她搂住老农,哭道:“跟我回城享福去!” 许燕吉的人生,像一本书,翻开每页都是起伏。她出身书香门第,父亲是著名作家许地山,从小耳濡目染,长大后考进北京农业大学,成了人人羡慕的女大学生。那时候,她意气风发,和大学同学吴富融相恋结婚,满心憧憬着未来。可谁料,时代动荡砸碎了她的美梦。因为一些言论被误解,她被扣上反革命的帽子,锒铛入狱。在狱中,她早产失去孩子,痛苦万分,而吴富融却在这时选择了离婚,留下她独自承受一切。出狱后,她身心俱疲,母亲年迈,哥哥在陕西下放,她只能投奔过去,打算在农村重新开始。 哥哥劝她找个老实人嫁了,别再折腾。她拖着疲惫的身子,来到陕西农村,遇到了魏振德。他49岁,地地道道的农民,没读过一天书,早年丧偶,带着10岁的儿子科科过日子。村里人都说他老实厚道,干活不偷懒,对谁都和气。听说有个女大学生要嫁过来,还不收彩礼,他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几天后,两人就结了婚。许燕吉带着一身伤痕嫁过去,魏振德只想着给她和科科一个家。 刚结婚那会儿,日子不好过。许燕吉是大学生,哪里会干农活?做饭不会,劈柴不行,连喂猪都手忙脚乱。魏振德不急不躁,慢慢教她怎么生火,怎么熬粥。她笨手笨脚,他也不嫌弃,总是耐着性子陪着。时间一长,她学会了家务,也开始适应农村的苦日子。魏振德对她好得没话说,她病了,他就熬姜汤送到床前,夜里怕她冷,还起来给她加被子。村里有人拿她过去的事说闲话,他听见了就护着她,瞪着眼说谁再乱嚼舌头就别怪他翻脸。 家里还有个科科,10岁的小男孩,刚开始不认她这个新妈。她喊他吃饭,他扭头就走,扔个“喂”就跑出去玩。许燕吉的母亲来看她,科科还是那副样子,喊了声“喂”就没影了。母亲脸色不好看,她急得晚上拉着魏振德商量。他二话不说,第二天把科科叫过来,手按着肩膀让他叫妈。科科不情不愿挤出一声“妈妈”,她听着心里一震。从那以后,她把科科当亲儿子养,教他读书写字,错了就罚,绝不手软。 日子一天天过去,两个人的感情也在慢慢升温。魏振德没文化,但心眼实诚,对她好得没话说。她生病时他守着,天冷时他惦记着,她渐渐觉得这个家有了温度。她呢,也没闲着,用自己的知识帮家里过得更好,教科科读书,还琢磨着怎么让日子更有盼头。魏振德攒了点钱,买了桌子凳子,吃饭不再蹲门槛上,全家围着桌子坐齐整。家里慢慢有了家的样子,鸡鸭养起来了,院子收拾得干净利索。 8年后,1979年,许燕吉的冤屈终于平反,可以回南京恢复工作,在农科院当研究员。她拿着调令回村办手续,大队领导却拦着问她走了老魏咋办。她回家一说,魏振德抓着烟袋就要去找人理论。她拉住他,眼泪汪汪地说不扔下他们,要一起回城。他愣了愣,没吭声,几天后陪她再去找大队,软磨硬泡总算拿到了放行证明。 到了南京,许燕吉托朋友给魏振德找了份养羊的活,他干得卖力,每天早出晚归。科科在她的教导下考上了大学,成了村里第一个大学生。日子越过越好,家里添了收音机、缝纫机,笑声也多了起来。许燕吉常想起自己的两段婚姻。吴富融读了一肚子书,却在她最难的时候转身走人,连孩子的死都没去看一眼。魏振德没文化,却用最朴实的肩膀撑起这个家。她心里清楚,婚姻不是看学历高低,而是看人心真不真。

0 阅读:157
混沌于浮云

混沌于浮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