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说“我不想学”时,杨绛父亲的话,让我茅塞顿开,平息了一次“家庭大战”! 有一天,女儿说:“妈妈,我不想学钢琴了!”说完就把琴盖重重合上,眼眶泛红。 正想发火时,我突然想起《杨绛传》里的一段对话: 那是杨绛高中时,因分不清平仄音而沮丧,父亲却笑着说:“不要紧,到时候自然就会了。” 杨绛的父亲杨荫杭从不强迫子女“必须优秀”。 当女儿问他是学理科还是学文科时,他说:“你喜欢什么就去学什么”。 这种尊重孩子天性的教育,让杨绛一生保有探索的热情。 从《杨绛传》这本书里,我学到了杨绛父亲很多关于教育的“小窍门”: 与其用焦虑绑架孩子,不如像杨父一样做“引路人”: 1. 放下功利心:知识的意义在于丰盈灵魂,而非换取成绩单; 2. 允许试错:杨绛学翻译时屡遭否定,父亲却鼓励她“译得不好也是成长”。 “教育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下次孩子说“不想学”,不妨问TA:“那你喜欢做什么?妈妈陪你试试。”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一本让你在亲子关系或者家庭教育中,受益匪浅的书!
当孩子说“我不想学”时,杨绛父亲的话,让我茅塞顿开,平息了一次“家庭大战”!
雁兰看事件
2025-04-03 20:41:47
0
阅读: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