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察院的御史一开门,就发现门口跪了一地的学子!这天是马关条约签订后的第二天,原来

菲菲评历史啊 2025-04-03 21:44:45

督察院的御史一开门,就发现门口跪了一地的学子!这天是马关条约签订后的第二天,原来这些学子不光是台湾来的,还有其它省份,他们说起台湾不止是四百万台民的,还是四万万大清子民的,所以他们联名保台。   而台湾的抗日热情更是高涨,全台湾到处贴满了告示,自发抗日队伍越来越多。而最头疼的莫过于朝廷,光绪皇帝收到的奏折堆成了山,很多都是联名上奏,拒绝割让辽东、拒绝割让台湾;接下来便是十八省的举子团结起来联名罢考,要求皇上拒绝马关条约,他们要请求参战。   而日本早就防着这一手,他们又率领重兵给大清施压,已经屯兵于山海关下了;而这时张之洞的奏折很有意思,他认为结交远邻,要跟欧美各国交好,联合他们一起对付日本,比如像香港一样租给英国99年,那样就价值几十上百亿两银子;也可以效仿香港,将台湾租给英国99年,那价值也不可小视。   张之洞还建议可以用新疆数城的推广商务为诱饵,利诱俄国出面帮忙等。慈禧对张之洞的建议感兴趣,于是让张之洞去联系英俄,慈禧为了证明自己能够管好这天下,便这样按自己的一套去做,与正在和百官商议的光绪皇帝比一比,看谁理政理得更好。很快张之洞这边就有回复了,他紧急去见了英国公使,可英国似乎对于台湾并不感兴趣。   而慈禧这下也头疼了,自以为会比光绪皇帝处理的高明一些,其实也不过是那些路线,什么毁约迁都,什么整军备战,什么换地割让之类的,而且此时全国的举人们都罢考了,随着领头的康有为来到京城来请战,而这些都是张之洞的管辖范围啊。本来想自己做主张的慈禧这时突然不想搭理这事了,说自己老了,不想干政,她只有一个底线,那便是死也要死在宫里,绝不迁都。   这样一来,光绪皇帝才算是真正的亲政了,但在这种危难之下,光绪皇帝真的能成长起来吗?

0 阅读:24

猜你喜欢

菲菲评历史啊

菲菲评历史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