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陈佩斯去内蒙古演出,刚下了飞机,就接到了腾格尔的电话:“老哥,都来我家喝酒,40斤烤羊肉,吃不完不准走,不来就是不拿我当兄弟!”
一天,喜剧演员陈佩斯刚结束在内蒙古的演出,下了飞机准备回酒店休息,却接到了好友、歌手腾格尔的电话。“哥们,听说你来内蒙古了,快来我家!我给你准备了40斤的烤全羊羊肉,保证你吃个够!你可千万别不来啊,不然就是不把我当兄弟了!”电话那头的腾格尔兴奋地说道。
陈佩斯心里暗笑,也只有那位“内蒙老腾”了,一听说有朋友来找他,就迫不及待地想开派对。不过,他和腾格尔也算是老友了,私下关系非常不错。于是,陈佩斯爽快地答应了邀请,表示等自己这几场商演结束后,一定去他家小聚一下。
挂掉电话,陈佩斯不禁回想起和腾格尔的渊源。其实,根据血缘关系,他们两人并不算亲兄弟。但是由于两人有着相似的秃头造型和豪爽性格,经常给人一种“失散多年的兄弟”的感觉。尤其是当他们坐在一起喝酒聊天时,常常会引来围观群众的误会——“你看那两颗蛋,像不像亲兄弟啊?”
要说起腾格尔这个人,内蒙古应该没有人不认识他。他酒量惊人,属于那种天生就该与白酒为伍的人。曾几何时,腾格尔为了能天天喝到免费的酒,自己出资在内蒙古开了好几家酒楼饭店,并声称这里可以给好朋友们提供永久免费的酒水跟羊肉。
起初,饭店的生意确实红火,腾格尔的朋友们也蜂拥而至,真把他的店当成了自家后花园。可惜好景不长,免费开放的模式很快就令饭店经营困难,没过多久,腾格尔的饭店就纷纷倒闭了。
那一段时间,腾格尔被朋友劝说要改变作风,不能再像从前那样大手大脚。但可能是酒已经融入了他的血液,也可能是内蒙古人天生的热情好客,没过多久,腾格尔又回到了从前的状态,继续大笑大嚼大饮,并四处结交朋友。
也许是酒壮人胆,腾格尔交的朋友数不胜数,但真心之交寥寥无几。大多数都是些酒肉朋友,一边口口声声说“兄弟”、“老铁”,一边眼看着腾格尔把家底败光也不去劝阻。
不过,腾格尔的为人实在太过豪爽,即便明知是些见利忘义之徒,他还是改不了自己热爱交友的天性。
而在那么多朋友里,陈佩斯是为数不多真正把腾格尔当兄弟看待的知心好友。其实,陈佩斯也来自东北,性格比较豪放,小时候因调皮搞事要自杀的轶事在朋友圈子里广为流传。
两人都是从艺校出身,又都爱社交,所以一见如故,成了无话不说的好兄弟。
1984年,陈佩斯与搭档朱时茂演出的小品《吃面条》一炮打红,让观众记住了这个大嗓门的喜剧演员。在此后十几年时间里,陈佩斯多次登上春晚,配合搭档完成了《警察与小偷》《吃烤鸭》等一系列经典段子,可谓风头无两。
然而1999年之后,他突然销声匿迹,没人知道他不再登上春晚的原因。
这期间,陈佩斯和腾格尔一直保持着密切联系。每当陈佩斯来内蒙古演出,腾格尔总是第一个邀请他去家里做客,两人边喝酒边唱歌跳舞,过足内蒙古式的热闹模式。
这一次聚会对他们来说也不例外。等到陈佩斯的演出结束,腾格尔开车去机场接人,直接带到自己的蒙古包里。只见蒙古包内已经摆满了酒和糕点,正中央还端坐着一只40斤重的烤全羊!
一进门两人就开心拥抱在一起,腾格尔高兴地说:“兄弟,我早就盼着你来呢!这烤全羊可是我亲手腌制烤制的,肉质绝美,保证你吃完舔着手指头!”陈佩斯笑道:“好嘞,那咱就开吃开喝,今晚谁也不许打烊!”
两人举杯暖酒,先干了一杯以示交情。然后腾格尔切下烤羊腿在陈佩斯面前一摆:“兄弟,内蒙的烤肉可是让人难忘的回味无穷,尝尝这个羊腿,简直骨头都能啃得干净!”陈佩斯接过羊腿就大嚼起来,边吃还不忘称赞道:“嗯,好吃!老腾,你家的烤肉确实名不虚传!”
一顿酒宴下来,两人聊起了从艺以来的点点滴滴。腾格尔感慨道:“哥们,咱俩也混迹歌坛、戏剧圈多年了,《天堂》、《吃面条》这些作品至今还被人传唱,真是首肯我们的努力啊!”陈佩斯也附和到:“是啊,虽然我不再上春晚了,但过去的日子仍历历在目。能遇到你这兄弟,也是我人生中的福分!”
两个人说起往事来总也停不下来。夜深人静时,他们开始合唱以前的经典作品,陈佩斯学着朱时茂的腔调念出《吃面条》的段子,逗得腾格尔哈哈大笑。然后两人又互相伴舞,虽然舞姿比较扭曲,但每一个动作都带着发自内心的快乐。
这一聚就是通宵达旦,第二天两人虽然头昏脑胀,但都说这是他们最开心的一次聚会。临别时,腾格尔虽然舍不得,但还是开车送陈佩斯去机场,两人依依惜别,约定下次再聚。看着飞机起飞远去,腾格尔心里充满感慨:能与知音好友相知相惜,这一生也就没有遗憾了。
心如止水明鉴万物。
友谊长存,喜闻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