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开始接到的brief,部分自主品牌审稿的时候已经严禁提其他友商的产品,而

假硬真电 2025-04-04 07:35:51

从去年开始接到的 brief,部分自主品牌审稿的时候已经严禁提其他友商的产品,而且是一刀切,不管好坏都不许提。今年稍微放松了一点,可以横向对比但不允许尬吹,是啥就是啥,突出重点即可。

现在没有通吃天下的车型和品牌!汽车也不会只剩下1~2个品牌,这种狗屁言论只是股民想听的故事,不不符合客观规律。

那么回到正题,一台车卖的好不好不是营销决定的,而是在产品定义阶段就已经决定了,这台车的目标用户是谁?成本控制如何?定价如何?需要上什么配置、技术?……一系列的调研以后的结果,这个研发、产品、营销应该已经拉通了,预计能卖多少已经有预期了。

正是因为这样,一台原生正向定义的车型如果卖出去的用户画像跟定义的画像八竿子都打不着,说明产品定义流程有重大缺陷,不具备可复制性,不能说是成功车型。

所以定义越精准,目标人群越清晰的车型,越不怕客观对比,车评人口中的弱项在目标用户看来可能都是Who care?这人有病吧?

这我又要扯到爹味营销了,爹味车企、车评人……那副高高在“你不懂”的态度会越来越招人烦,现在小学生都挺有独立意识的,吃过见过也比这些活爹多,消费者知道自己想要啥,什么价格是可以接受的

其实现在自主品牌比合资品牌除了电动化技术优势外,还有一项优势:产品定义是完全根植于国内消费者的,互联网时代培养了大量的产品经理挖掘用户消费痛点

不是你的用户别去硬抢,不是你的客群别刻意讨好,没卵用

0 阅读:1
假硬真电

假硬真电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