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可以劝阻一个欲买电车的人去买油车。他们甚至不会在一次次的惨剧里暂时停下那颗要用国产电车秒掉兰博基尼的心。那种大国崛起带来的高能叙事像战狼一样吸引着他们,因为铺垫早已到位,甚至让他们觉得那是第88次工业革命的胜利韭菜必须要割。
这两种鼓吹造就了双重叙事的落地:当一辆电车和宾利迈巴赫保时捷同时等来绿灯时,宾迈保只配看到电车闪烁的尾灯。那远去的尾灯就是对奢华的无情嘲讽和科技碾压,更是普通人对富豪的事实碾压。
另一种是虚假的情绪价值。当一辆新款电车上街,会被十几个人拦下对着车一通拍一通问一通羡慕一通赞美。十几人中还要有人说:把你的保时捷扔了吧!这么大屏幕而你的老土保时捷连一半都没有。还会看到开玛莎拉蒂的男友被女友无情抛弃她转眼跑到新款电车车主的怀里……
这些令正常人难堪的尴尬的害臊的视频被一次次一遍遍放到各种短视频里一天天一遍遍播放,从而形成了挡不住的情绪价值:新款电车是最新的面子、尊严、人脉,甚至他们还导向了另一个幻觉:能先提到车的人是有资源的。
“牛逼,有本事,时代主语,前卫环保,拉风有面,开出去是焦点,停下来是打卡点…这种接近一个省部级领导待遇或者明星待遇,一个普通人哪能抵御?
正常人的逻辑是羡慕豪车,那就去赚钱买。但由于经济的恶化与阶级的固化,导致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前提下,甚至连宝马奔驰奥迪都很难买到的情况下,电车应运而生:跑的跟兰博基尼一样快,屏幕比劳斯莱斯大,省下的油能买辆奥迪,起步秒掉保时捷,宾利在我背后吃土,30万的价格300的享受……这后面达成的心理成就是:买了电车等于你操了宾利办了保时捷劳斯莱斯迈巴赫……
一个普通人哪能不被蛊惑。
更匪夷所思的是,普通人想的是他在割第88次科技革命的韭菜…买到赚到等等云云。
有很多电动黑博主为什么早就闭嘴了?
惹不起厂司。
当正常人看着一些人走向深渊而不能出声劝阻时,剩下的,只有惨剧的劝阻。
但惨剧一次次一遍遍地上演也没有形成劝阻唯有惨剧的沉沦……还记得那个叫三个沐沐的女人吗?
她同时失去了儿子、弟弟、丈夫。
一年未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