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谁也不惯着!世卫组织谭德赛的位子就应该由中国人坐,否则就退出,跟美国人一样,他退咱也退,他进咱也进,我们不当冤大头! 部分观点认为,中国应当仁不让地争取该职位,若无法实现,不妨效仿美国退出,不再做“冤大头”。这一讨论背后,蕴含着复杂的国际政治、公共卫生格局以及中国在全球事务中的角色定位等问题。 谭德塞自2017年担任世卫组织总干事以来,经历了多场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其中新冠疫情的应对成为争议核心。 疫情期间,中国第一时间向世界分享疫情信息,积极开展防控工作,实施武汉封城等有力举措,为全球抗疫争取了宝贵时间。然而,谭德塞领导下的世卫组织,部分决策和表态却受到质疑。 例如在病毒溯源问题上,本应基于科学的调查被某些西方国家政治化操弄,谭德塞的一些言论也未能完全秉持客观公正。尽管他也曾肯定中国抗疫的积极作用,但在美国等国施压下,又出现要求中国再次溯源等不合理言论,让中国承受了不公平指责。 从会费缴纳来看,中国已成为世卫组织第二大会费缴纳国,2022 - 2023年度会费分摊比例升至12.0%,每年缴纳约3.3亿元人民币。这一投入体现了中国作为大国的责任担当,也反映出中国对全球卫生治理的重视。 然而,美国在特朗普执政时期,不仅拖欠会费,甚至宣布退出世卫组织,以“中国操控世卫”等荒谬理由,妄图逃避责任并打压中国。 这一行为严重破坏了全球卫生治理体系,使得世卫组织面临资金短缺等困境,如2023年预算缺口高达6亿美元,部分救命项目,像非洲艾滋病防治、东南亚结核病筛查等都受到影响。拜登上台后虽重新加入,但美国在全球卫生事务中的反复无常可见一斑。 中国在国际组织任职方面已有突破,如伊维拉当选WTO总干事(获中方支持),赵厚麟曾任国际电信联盟秘书长,屈冬玉现任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 但在世卫组织这一关乎全球公共卫生安全的关键机构中,总干事一职中国还从未担任过。若中国参与竞选并成功,将能够在全球卫生政策制定、资源分配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推动世卫组织更加公平、有效地应对公共卫生挑战,让全球卫生治理更加符合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一旦竞选失败且中国选择退出世卫组织,短期内或许能节省会费,但从长远看,中国将失去在全球卫生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前期在全球卫生领域的投入和努力也可能付诸东流。 中国一直致力于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通过援助非洲疾控中心建设、开展中非对口医院合作等项目,积极推动全球卫生事业发展,而世卫组织的平台作用至关重要。 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中国若参与竞选世卫组织总干事,是对自身国际影响力和全球责任担当的重大考验,无论结果如何,中国都应坚定维护自身利益和国际公平正义,在全球卫生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 若竞选成功,便能引领世卫组织迈向新的发展阶段;若未能如愿,也需审慎权衡,在维护全球卫生事业和保障自身权益间找到平衡,而非轻易退出。
“中国拿什么挑战美国?中国的人均收入只相当于美国的8%!”这句话是中国政治经济学
【29评论】【26点赞】
微風中的雨
非洲预防艾滋病有个毛用?世界卫生组织钱多没地方花?非洲有多少人是因为艾滋死的[抠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