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清明节闲话 今天是2025年4月4日,清明节。清明节也是农历二十四个节气

孟优与趣事 2025-04-04 15:35:59

(原创)清明节闲话 今天是2025年4月4日,清明节。清明节也是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一个。 它的由来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了。 清明节,最早只是一个节气的名称,其后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成了清明节的基本主题。 一般扫墓,人们会提前十天半月就开始了,只有新坟才会是正清明日,家人会准时去进行祭扫。 过去扫墓,那仪式感是很强的,焚香焚烛,烧纸化钱,放菜摆酒,意在让先人在那个世界过得舒适些,因为在这世上,实在是活得太苦逼了。现在移风易俗,很多人家只是对已故之人奉上一捧鲜花,以示纪念。更多的是亲戚借此机会一起聚聚,吃个饭,聊聊天,因为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后,也有很长时间没碰头了。 这扫墓也有个说法,叫:一代不上三代坟,关于这不上三代坟,有很多说法和讲究,一般归结起来,主要有: 一、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纽带一般也就上三代,下三代,过去人们寿命较短,能见到上下六代的真的是凤毛麟角。 没见过面的祖宗从感情上来说是没什么感觉的,跟着父母去去也行,真要自己去,怕是找也找不到的; 二、过去都是野葬,不似现在的公墓,时间一久,沧海桑田,很多墓是真的无影无踪,若祭扫的不是自己祖宗的墓,岂不是成了人家的孝子贤孙? 三、扫墓应是真情流露,对列祖列宗,宽敞大户,只需在家中放个牌位,若去坟前,亲戚好久不见,一阵大呼小叫,更有嘻嘻哈哈,惊扰了地下人,绝对是对祖宗的大不敬,还不如不去为好。所以古人智慧,定出:一代不上三代坟的规矩,实意是避得这种尴尬。 由此,不由产生一点联想:人啊!来到人间不过是流星一道,活得通泰即为高,活着对自己,对家人好一点,那就是人的最高境界,至于说死了以后,也要透亮一点,随便如何处理。 因为现在的所有,都不是你的,你对这些当下的所有也只是临时占有。 试想,花了几千几万,甚至是十万、几十万买了公墓,不是你的,得交护墓费,三代后若后人不去或忘了交纳,还不是死无葬身之地。厚养薄葬是中华优秀的传统,也是一种美德,活着时活得自在、潇洒,这就是完美人生。 很赞赏现在有豁达人生观的人,把生死看淡,活在当下,活好每一天。 秦始皇陵壮观吧?明陵清陵雄伟吧?有何用,秦陵也就是没被打开,若一朝被打开,还不是如清陵那样被世人参观、践踏? 因此啊,现代人还要去纠结身后事吗?还要去花那冤枉钱购买什么公墓、塔位吗? 生活在现代,观念当更新,过去不是一直说死人与活人争地?怎么现在仍可见到那些豪陵? 今后啊,人死了烧了撒灰,若撒灰也价格昂贵,那就用马夹袋一装,垃圾桶一扔,这也就是真正的入土为安了。

0 阅读:0
孟优与趣事

孟优与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