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长辈说,过去天津有个姓黄的生意人,养了一条小黄狗在身边。主人姓黄,而小狗又是通体黄毛,因此被人戏称为二黄。主人是老黄,狗子是小黄。 老黄尽管在天津经商,但并非土生土长的天津人,他是山西人,用当时的话来说,属于晋商中的一份子。 有一年,老黄因为老家有些重要事情,不得不回家。下了火车,出了车站后,需要换乘马车,再走一天的路,差不多才能到家。 当时还是民国时代,土匪刀客,车匪路霸仍十分猖獗。老黄为了以防万一,将小黄带在了身边。当时这点比较好,可以携带宠物上车,换现在就不可以了。 乘坐马车颠簸了大半天,老黄的肠子只差没断了。他见路边有个草棚子,于是让车夫把车停下,他得下车歇歇。 歇够了之后,离开草棚,回到车上。再找小黄,找不着了。叫了几声,草棚子里传出狗叫声。 紧跟着,小黄滋溜一下钻出来,跑到老黄身边,用牙咬着老黄的袄袖子,看那样子,像是要发疯。 赶车的把式以为狗子发疯要咬人,于是抡起马鞭子,朝着小黄的背上就是两鞭子。 列位,打马的鞭子打在人身上,立时就能掉一块皮。打在狗背上,自然也轻不了。小黄的后背上立时冒了血,但仍咬着老黄的袄袖子不肯松口。 “孽障!我白养你这么大了!” 老黄也当是小黄发了疯,抓起车上的一根棍子。朝着小黄就是一顿好打。小黄终于松了口,老黄上了车,吩咐车把势快走,别叫疯狗追上。 可怜小黄,遭主人遗弃,只在原地哀嚎,并没有追上去。 走了一段路程,天色暗了下来。老黄担心走夜路不保险,于是就想找个地方住下,转天一早再继续赶路。 然而当他找到住处,要给车把势支付车费的时候,却突然发现自己随身带着的一只皮箱不见了。皮箱当中,除了钱之外,还有几条金子,和一些名贵药材。最关键,里面有一份文书,钱和金子丢了是小,文书丢了,这趟辛苦就算白捱了。 哎呀!老黄这才想起来。半路上,他下车进草棚子的时候,为防万一,把皮箱也带了进去。可出来的时候,却是空着手出来的。自己真是好糊涂呀,怎么能将这么贵重的东西落下呢。怨不得小黄咬我袄袖子,原来小黄是想告诉我,我的皮箱忘拿了。小黄呀小黄,我对不住你呀! 于是乎,老黄请求车把势把他送回去,并许诺给双倍的车钱。 车把势自是乐不得拿双份的钱,扬鞭打马,车轮一转,怎么来的怎么回去。 老黄咬牙忍着肠子被颠断的风险,催着车把势快点快点再快点儿。 见到草棚之后,老黄跳下车,直奔里面跑。 万幸,皮箱还在。小黄也在。老实的守在皮箱旁,静静地等着主人回来。 “你可真是的好宝贝呀。” 老黄一手拿皮箱,一手抚摸小黄的头。 呀!怎么! 可怜小黄,早已气绝,是被自己的主人活活打死的。 老黄心如刀绞,悔不当初。然而小黄已经断气,再难过也是无事于补。 老黄将小黄的尸体抱上车,请车把势连夜送他回家。车钱再多给两倍。 到了家,老黄抱着小黄的尸体号啕大哭。 转天,找风水先生找了块好地,置办了一口小棺材,将小黄入殓下葬。并且找工匠在坟的东边修了一个小庙,取名黄狗庙。 据说,至今那座小庙仍在。
我听长辈说,过去天津有个姓黄的生意人,养了一条小黄狗在身边。主人姓黄,而小狗又是
泽洋爱历史
2025-04-04 18:46:2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