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令仪是龙芯之母,也是两弹一星工程中计算机研制的大功臣,曾不眠不休的每天14个小时高强度工作,也曾为自己能够参与两弹一星项目无比欣喜,是国内自主培养大的计算机人才,父母一家都是国内的教育精英,化学精英,但1987年他却不得不面临一个事实。 “黄老,对不起,您的这个研究撤销了,并非是您做的不好,实在是因为国内在这个行业投入的还不够多,为了节省开支,只能这样做了。” 当黄令仪听到上级关闭自己的研究室和研究项目的时候,黄令仪怎么也不敢相信这个事实,她奋斗了大半辈子的事业,就这样停止了,看着还在研究所内奋斗的同事,黄令仪怎么也不敢告诉他们这个事实,这些都是对她的后辈,怀着对三极管的热血,以及对计算机的执着来到了这个地方,如今却像无家可归的小孩一样。 他们研究所的未来究竟在哪里,黄令仪不知道,但黄令仪能够做到的只有研发新技术,让自己学习更加新颖的芯片制造,这在国内来说是一个陌生项目,不管是北大清华,还是中南大学、上海大学,都有芯片的深度研究。 但对黄令仪来说,她不怕困难,她们那时候的对芯片充满了期望,没有更多经费支持,她们也能干出自己的一番事业,她们要帮助中国的芯片事业登上高峰。 但换来的只有源源不断的打击:“您这个芯片实在是太落伍了,跟不上时代了”、“您这国内生产的洗衣机芯片怎么比日本还贵,你知道人家日本卖多少吗,卖四块”、“你们这刚研发出来就落后时代一大步,不是我们不想采购,我们也需要考虑成本啊...... 倘若认识不到跟世界的差距,黄令仪恐怕会好受很多,毕竟有时候无知也会麻痹自己,但更令人绝望的就是,1989年黄令仪参加的国际芯片展览,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没有一张两平米的摊位,甚至都没有外国人知道中国也研发了芯片,比落后更令人难受的是被人无视。 黄令仪的心在发颤,却没有丧失自己的信心,努力迭代自己的芯片技术,倘若芯片发展在中国毫无根基,那黄令仪甘愿做托举中国芯片登上巅峰的台阶。 没有研发人员,黄令仪一点点交流沟通,吸引更多同好,没钱,黄令仪省吃俭用,加入前沿团队,为国效力,黄令仪从来不感到辛苦。 将近70多岁的老人在本该退休的年纪却泡在实验室内,这是女性能够托起半边天的时代,每一个人的力量都得到了兑现,直到龙芯的出现,这是中国芯片行业的一次巨大进步,她说明了我们能够打破欧美国家的封锁,研制出属于自己的能够使用的智能芯片,我们可以不用,但我们必须得有。 将近20多年的迭代,龙芯早已经出现在了中国i科技的方方面面,为国家节省了巨额经费,她的存在证明了,中国人也能研发出自己的芯片。 2023年,黄令仪走了,但她却给中国带来了一座巨大的宝库,无处不在的龙芯和饱经磨练的优秀骨干和储备人才、志向高远的学生,此生无憾。 信息来源:桂林日报——“中国芯片之母”、桂林籍女科学家黄令仪:这一生,只为一颗跳动的“中国芯”
万斯怒火中烧:美国设计中国造的模式不是挺好吗?中国人非要创新。深圳连芯片都能自己
【342评论】【26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