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锡悦被罢免总统职务
支持尹锡悦被罢免的民意支持率变化。
韩国在野党,跟美国民主党搞川普一样,吃相太难看了。
不过,韩国总统不能连任,因此,总统一直处于弱势
1. 弹劾风波初期(2024年12月)
支持罢免比例:75%(韩国盖洛普民调)。
背景:尹锡悦于2024年12月3日宣布紧急戒严令,引发国会迅速通过解除戒严决议并启动弹劾程序。此时弹劾呼声达到峰值。
2. 弹劾程序推进期间(2025年1月)
支持罢免比例:64%(韩国盖洛普民调,2025年1月初)。
支持率变化:较一个月前的75%明显下滑,主要因尹锡悦支持者团结及保守派反弹。
执政党支持率:国民力量党支持率从24%回升至34.4%,接近弹劾前水平。
关键事件:公调处两次尝试逮捕尹锡悦失败,保守派认为这是“政治迫害”,导致支持率回升。
3. 弹劾案审理期间(2025年3月-4月)
支持罢免比例波动:
3月24日:62%(四家民调机构联合调查)。
3月31日:55%(赞成弹劾),35%(反对)。
4月3日:60%(赞成弹劾),34%(反对)。
反对弹劾比例上升原因:
尹锡悦支持者以“同情牌”和“国家危机论”动员保守派,尤其吸引中下收入群体。
国民力量党通过团结传统保守派(如朴槿惠、李明博支持者)提升凝聚力。
尹锡悦个人支持率:一度回升至37%,部分因逮捕失败和保守派团结。
4. 弹劾案宣判前夕(2025年4月4日)
最终民调结果:
赞成弹劾:52%的受访者希望政权更替(由在野党执政)。
反对弹劾:37%支持执政党继续执政。
政党支持率:共同民主党41%,国民力量党35%。
社会分裂:超200万份请愿书涌入宪法法院,“挺尹派”占比达40%,远超朴槿惠弹劾案时的30%。
5. 弹劾通过后的民意走向
4月4日结果:宪法法院以8票全数通过弹劾,尹锡悦被罢免。
后续影响:
执政党支持率短暂回升至35%,但面临内部分裂风险。
在野党共同民主党领跑大选,李在明支持率34%,但需应对检方对其案件的三审可能。
总结:民意变化的核心因素
事件驱动:逮捕行动失败、司法程序争议、支持者集会动员。
意识形态分化:保守派以“反李在明”为口号凝聚中间选民,进步派则强调弹劾的合法性。
国际因素:部分集会中出现外国人,刺激韩国民族主义情绪,间接影响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