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442次列车驶出隧道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的铁轨不见了,他立即采取紧急

哈皮的高高 2025-04-05 09:01:13

1981年,442次列车驶出隧道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的铁轨不见了,他立即采取紧急制动措施,但由于火车速度过快,巨大的惯性导致列车失控,最终冲下山沟坠入河中。 (信息来源:西部文明播报2022.6.1981年一列车驶出隧道发现铁轨消失不见,司机一个动作拯救700多人) 1981年7月9日凌晨,四川夜幕如墨,442次列车满载乘客从格里坪驶向成都,多数旅客已入梦乡,列车员坚守岗位,列车准时抵达甘洛站,司机王明儒得知前方线路停电、维修需待天亮后进行。 为避免晚点引发后续问题,王明儒决定冒险准时发车,未曾料到这一决定将列车推向深渊,列车在尼日站与211次列车交会后分道扬镳,而尼日站值班员发现与乌斯河站的光缆信号中断,预感前方有意外。 列车驶入奶奶包隧道,当即将驶出时,王明儒惊恐地发现隧道外漆黑一片,护路房灯光熄灭,铁轨消失无踪,凭借经验,他判断前方大桥可能已断裂,一场灾难即将降临。 情况紧急,他迅速果断地拉下了火车的紧急制动闸,尖锐的刹车声响彻夜空,打破了原有的寂静,在夜色中显得格外刺耳。 王明儒已经尽力反应,可是列车太重,巨大的力量还是让灾难无可避免,442次列车冲出隧道,最前面的车头直接栽进大渡河里,后面紧跟着是装行李的车厢、运邮件的车厢,还有几节载着乘客的车厢也跟着坠落。 一片漆黑中,到处都是吓坏了的喊叫声、钢铁被撕裂的声音,还有河水怒吼的声音混杂在一起,像极了人间炼狱的恐怖场景。 灾难发生后,列车员们迅速行动起来,互相帮助,也尽力帮助乘客,他们努力安抚受惊吓的乘客,积极寻找各种方法与外界联络,运转车长吴光寿不顾个人安危,冒险穿过隧道,前往尼日站请求支援,列车广播员王书铭通过广播,让大家冷静下来,同时告诉乘客应该如何安全逃生。 夜幕降临,一片漆黑,为了展开救援,劫后余生的人们就地取材,用列车窗帘、箩筐之类的东西,临时搭建起了一条简单的通道,列车员们挺身而出,带头冒险爬到掉落在河边的车厢里,全力以赴地帮助被困的乘客脱离险境。 救援队也很快抵达了灾害现场,武警战士李德祥和卫生员金瑞荣奋不顾身,冒着被泥石流冲走的危险,进入随时可能坍塌的车厢里,全力抢救受伤的乘客,他们成功救出了最后一名乘客,就在他们撤离后不久,11号车厢就被巨大的泥石流裹挟着冲进了大渡河,瞬间消失在了奔腾的河水之中。 调查发现,这场事故是突发的泥石流造成的,强降雨导致大规模泥石流发生,大量石块和泥沙瞬间冲垮了利子依达大桥,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夺去了275人的生命,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悲痛和反思,我们需要认真汲取教训,避免类似悲剧重演。 对灾难原因的分析要更加深入,防灾减灾工作也需要进一步加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同时,也要加强对地质灾害的预警和预防,提升公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 利子依达大桥的残骸,如今依然伫立在大渡河边,时刻提醒人们注意安全,那些在灾难中表现出的勇敢、担当和人性之美,也将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这场灾难到底是自然因素导致的,还是人为原因造成的?如果甘洛站能够重视电力问题,如果尼日站能够及时发出警报,这场悲剧也许就可以避免。

0 阅读:41
哈皮的高高

哈皮的高高

拖拖拉拉会变成拖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