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学习国学文学常识: 1、“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中的“一人”原先所指为老婆。 2、“东施效颦”中的"颦""指的是皱眉。 3、“百步穿杨”中的“杨”指的是柳树的叶子。 4、“打莲花落”通常是指行乞。 5、“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中的“三秋”指的是三个季度,即九个月的时间。 6、“司空见惯”中的“司空”指的是唐代曾任司空职位的著名官员李绅。 7、“宫保鸡丁”中的“宫保”指的是清朝官员丁宝桢的荣誉官衔。 8、“绿林好汉”的“绿林”源于西汉末年的绿林军,而绿林军的“绿林”又得名于他们起兵之地——绿林山。 9、“开门七件事”是柴、米、油、盐、酱、醋、茶。 10、“各有千秋”中的“千秋”原指的是千年,引申为久远。 11、“固若金汤”中的“汤”指的是开水,即沸水。 12、“五内俱焚”中的“五内”具体指的是心、肝、脾、肺、肾这五脏。 13、“名列前茅”中的“前茅”指的是古代行军时的前锋部队。 14、“醍醐灌顶”中的“醍醐”,不仅是牛奶经过多次提炼后的珍贵产物,更是佛教中最高智慧的象征。 15、“未雨绸缪”中的“绸缪”原指用绳索将物品紧密缠绕加固,后引申为对事物进行修缮或提前做好准备。 16、“心有灵犀”中的“灵犀”指的是犀牛的角。 17、“山东”和“山西”的“山”指的是太行山。 18、“湖南省”与“湖北省”中的“湖”指的就是洞庭湖。 19、“河南省”和“河北省”中的“河”最初指的是黄河。 20、 “五岳”是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 21、“广东”和“广西”的“广”字源于古代地名广信县。 22、祥瑞四灵:龙、凤、麒麟、龟。 23、四大名花:牡丹、菊花、山茶、水仙。 24、四大国花:牡丹、荷花、菊花、梅花。 25、四大名著:罗贯中《三国演义》、施耐庵《水浒传》、吴承恩《西游记》、曹雪芹《红楼梦》。 26、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 27、四大神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28、四大国粹:武术、中医、京剧、书法。 29、四大名绣:苏绣、湘绣、粤绣、蜀绣。 30、四大名楼: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鹳雀楼。 3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主要艺术手法是赋、比、兴。《关雎》《蒹葭》 32、《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曾周游列国,宣扬“仁政”,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开了中国私塾教育的先河,相传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 33、《孟子》,此书是孟子及其门人弟子所作,儒家经典之一。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人,我国古代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家代表人物,被尊为“亚圣”,和孔子合称“孔孟”。政治上主张“仁政”“王道”“民贵君轻”,社会思想上主张“性善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 34、《墨子》,此书现在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墨子,是春秋战国之际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 35、《庄子》,是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为道家经典之一。庄周,战国时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道家代表人物,主张“天人合一”“清静无为”。 36、《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实的编年体史书,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曹刿论战》 37、《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由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而成。《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 38、《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长达三千年的历史。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字子长,西汉杰出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陈涉世家》 39、史书:①编年体:《左传》《资治通鉴》;②纪传体:《史记》及其他二十四史;③国别体:《战国策》《国语》。 40、四大石窟:莫高窟(甘肃敦煌)、云冈石窟(山西大同)、龙门石窟(河南洛阳)、麦积山石窟(天水)。
一起学习国学文学常识: 1、“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中的“一人”原先所指为老婆。
一赫的文化
2025-04-05 13:36:1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