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银行行长被官宣辞职,被传失联且跟前东家有关

新浪财经 2025-04-05 13:39:17

文丨康康编辑丨百进

来源丨正经社(ID:zhengjingshe)

(本文约为1700字)

[正经社“银行升级战”观察之24]

4月2日,杭州银行在行长任上刚刚两年的虞利明传出失联消息。当天晚间,杭州银行就发布了3则公告,对传闻进行回应。

一是宣布董事会已收到虞利明的书面辞职报告,声称虞利明是因为个人原因辞去副董事长、行长等职务。除此之外,没有提供更多信息。

二是宣布由董事长宋剑斌代为履行行长职责,代为履职期限自董事会决议通过之日起,至新任行长任职资格获监管机构核准之日止。

三是打破常规,提前披露了2025年一季度经营情况。公告显示,2025年一季度,杭州银行实现营业收入99.7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0.2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30%。

1

还有一年就到龄退休

根据公开信息,1966年10月出生的虞利明还有一年的时间才到法定退休年龄,而且他的杭州银行行长任职资格2023年3月才正式获批。

2024年10月,正经社发布的深度研报《盈利模式太费钱,杭州银行密集举债“补血”揭秘》,对虞利明担任行长期间杭州银行的经营状况做出过解析,认为虽然杭州银行营收和净利润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但是资本补充的压力一直存在,不仅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等关键指标大多呈下降趋势,而且低于同期上市的商业银行的平均水平。

杭州银行最近几年曾通过增资扩股、发行资本补充类债券等形式补充资本,仅虞利明出任行长期间,就一口气推出了规模超700亿元的举债计划和125亿元的定增计划。

虞利明出任行长之后,杭州银行虽然净利润增速有所放缓,2022年至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幅分别为26.1%、23.2%、18.1%和17.3%,营收增速和拨备覆盖率亦有不同程度下降,但仍然不失为上市城商行中的优等生。

2

前东家经营状况急转直下

但是,他的前东家——杭州工商信托和杭州金融投资集团,从他离开前一年起经营状况却急转直下。

虞利明2011年9月起就兼任杭州工商信托董事长,即便是2012年7月出任新组建的杭州市金融投资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之后,仍然兼任着被纳入杭州金融投资集团旗下的杭州工商信托的董事长之职,直到2022年12月被聘为杭州银行行长。

正经社分析师注意到,虞利明从杭州金融投资集团和杭州工商信托调任杭州银行,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是集团内部的人事流动,因为杭州银行的第一大股东——杭州市财开投资集团的母公司正是杭州金融投资集团。

虞利明离开杭州工商信托的前几年,不良率开始飙升。2020年还只有13.85%,2021年便上升至17.50%,2022年又上升至35.14%,2024年更是上升至惊人的52.77%。

而且正是从2022年起,杭州工商信托开始了亏损。

根据公开数据,2022年至2024年,杭州工商信托净利润分别为-2.2亿元、-2.1亿元和-6.3亿元,营业收入分别为-2.3亿元、-0.7亿元和2.6亿元。

虞利明离开杭州金融投资集团第二年(2023年),杭州金融投资集团的营收和净利润又一改高歌猛进的态势,连续两年下滑。2018年至2022年,杭州金融投资集团营收从137.2亿元猛增至359.5亿元,5年间差不多增长了3倍。但2023年便下跌0.5%至357.7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又下跌26.9%;净利润2023年和2024年前三季度,分别下跌34.6%和25.0%。

3

祸起房地产踩雷?

正经社分析师注意到,踩雷房地产是最近几年信托不良率持续上升的主要因素,不少信托公司的负责人因为违规向房地产项目提供融资而被查。

比如2022年8月,东莞信托原董事长黄晓雯因涉嫌严重违法而接受东莞市监委监察调查;2022年11月,北京信托董事长周瑞明和总经理何晓峰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2023年6月,雪松信托原董事长林伟龙、总裁刘欣然等多位高管因违规向地方政府提供融资、信托计划投前调查不到位、向“四证”不全的房地产开发项目提供融资等被处罚。

根据公开信息,杭州工商信托的主营业务涵盖资产管理、财富管理及服务信托三大领域,信托资产中房地产信托占比长期保持70%以上,某些年份甚至高达80%以上。虽然最近几年急剧下降,到2023年已降至27.68%,但绝对规模仍高达244.44亿元。

杭州工商信托与多家知名房企存在着合作关系,包括恒大、万科和中梁等。

高度依赖房地产市场,使得杭州工商信托近年来面临着较大风险。比如蓝光发展、天洋集团等房企的债务违约就给杭州工商信托带来超百亿元的巨额损失。

虞利明的辞职,是跟担任杭州工商信托董事长期间的作为还是跟其它事项有关?[《正经社》出品]

声明:文中观点仅供参考,勿作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喜欢文章的朋友请关注正经社,我们将持续进行价值发现与风险警示

转载正经社任一原创文章,均须获得授权并完整保留文首和文尾的版权信息,否则视为侵权

1 阅读: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