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各国统计局及国际机构公开数据,2024年中国与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德国、法国的贸易差额情况如下(单位:亿美元):
一、日本:中国对其逆差42.35亿
• 进出口总额:3082.73亿(中国出口1520.19亿,进口1562.54亿)。
• 主要商品:
◦ 中国出口:机电产品(占比32%)、纺织品(18%)、农产品(12%)。
◦ 中国进口:汽车(28%)、半导体设备(22%)、精密仪器(15%)。
• 趋势分析:日本对华贸易逆差连续35个月扩大,主因中国半导体产业链自主化导致日企设备需求下降,叠加日元贬值推高进口成本。2024年1月对华出口同比下降6.2%,半导体设备出口降幅超预期。
二、澳大利亚:中国对其逆差约600亿(估算)
• 贸易概况:2024年中澳贸易额约1.5万亿元人民币(约2100亿美元),中国进口占比60%以上。
• 主要商品:
◦ 中国出口:机电产品(40%)、家电(15%)、纺织品(12%)。
◦ 中国进口:铁矿石(65%)、煤炭(18%)、羊毛(8%)。
• 关键数据:2024年12月中国对澳逆差310.4亿元人民币(约43.5亿),全年逆差估算约600亿美元,较2023年的627亿美元略有收窄。
三、新西兰:中国对其逆差约40亿(估算)
• 贸易概况:2024年1-6月双边贸易额378.4亿新元(约250亿美元),中国为新西兰最大出口市场。
• 主要商品:
◦ 中国出口:电子产品(30%)、机械设备(25%)、服装(15%)。
◦ 中国进口:乳制品(55%)、肉类(22%)、木材(10%)。
• 趋势分析:2024年1月新西兰对华顺差0.1亿新元(约0.65亿),全年逆差估算约40亿美元,受乳制品需求波动影响。
四、韩国:中国对其逆差353.52亿
• 进出口总额:3280.82亿(中国出口1463.65亿,进口1817.17亿)。
• 主要商品:
◦ 中国出口:机电产品(35%)、钢铁(12%)、化工品(10%)。
◦ 中国进口:半导体(42%)、汽车(18%)、石化产品(15%)。
• 趋势分析:韩国对华贸易逆差连续两年扩大,主因中国半导体自给率提升(2024年国产芯片占比达35%),导致韩国存储芯片出口下降12%。
五、德国:中国对其顺差约200亿(估算)
• 贸易概况:2024年中德贸易额2470亿欧元(约2700亿美元),中国为德国最大进口来源国。
• 主要商品:
◦ 中国出口:电动汽车(22%)、光伏组件(18%)、机械设备(15%)。
◦ 中国进口:汽车(38%)、精密机械(25%)、化工品(12%)。
• 关键数据:2024年12月中国对德顺差564.5亿元人民币(约79亿),全年顺差估算约200亿美元,因德国汽车出口受中国本土品牌挤压(比亚迪在德销量增长120%)。
六、法国:中国对其顺差93.99亿
• 进出口总额:795.81亿(中国出口444.9亿,进口350.91亿)。
• 主要商品:
◦ 中国出口:电子产品(30%)、服装(18%)、家具(12%)。
◦ 中国进口:飞机(35%)、化妆品(22%)、葡萄酒(8%)。
• 趋势分析:法国对华贸易逆差扩大,主因中国对白兰地加征关税导致干邑出口暴跌75%(2024年12月),叠加法国汽车对华出口下降15%。
总结:中国贸易格局的深层逻辑
1. 资源依赖型国家(澳、新):中国在矿产、农产品领域的进口需求持续支撑其顺差,但面临供应链多元化压力(如中国增加巴西铁矿石进口占比至45%)。
2. 技术竞争型国家(日、韩、德、法):中国在高端制造领域的突破(如电动汽车、半导体)导致其对华顺差收窄,甚至转为逆差。
3. 政策影响: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倾销税、中国对白兰地加征关税等措施,直接影响双边贸易结构。
数据说明
• 部分国家(如澳、新)全年数据尚未完全公开,估算基于季度数据及行业报告。
• 汇率换算采用2024年平均汇率(1美元≈7.1人民币,1欧元≈7.8人民币)。
•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德国联邦统计局、法国海关、韩国贸易协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