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父母最大的愚蠢,就是耗尽子女的运气,还不自知。 父母向来都是孩子的人生起点,

浮休的灵魂 2025-04-06 10:06:48

为人父母最大的愚蠢,就是耗尽子女的运气,还不自知。 父母向来都是孩子的人生起点,但有些父母却只把孩子当成是来讨债的。 越是生活在闭塞环境的家庭,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和管束往往越多。他们一方面并没拥有对孩子的托举意识,另一方面又会对孩子不厌其烦的求全责备。 比如,拿自家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比收入、比学历、比前途。总之,在认知固化的父母眼里,孩子应该是生来就无师自通、自成龙凤的。别的孩子能拿到的成绩,自家孩子应该也有,否则就是孩子贪玩、不努力、吃不了苦。 但他们从来没想过,人家的父母为孩子出钱、出力、托举、前途上铺路、生活中陪伴,这些通往前途的一砖一瓦,都是举家族之力换来的。 认知局限、没有托举意识的父母,想不到这一点,反而总想着绕过不付出的过程,谈结果,这本身就有点荒诞现实主义。 当然不过,现实环境里这种情况比比皆是。那些孩子和父母关系不融洽的家庭,基本上都是互相消耗、鸡飞狗跳的。父母只会用固化的思维,愚昧的认知把孩子越推越远。而孩子多数情况下也无奈的很,一边是不可割舍的亲情,一边又是相处不来的现实处境。 所以,你会发现一个现象,那些家庭没爱的孩子往往是不念家的。 其实,家庭永远是一个整体,一个家庭的认知财富永远是以亲情关系进行遗传和继承的。父母若是从商,孩子从小也懂得人情世故;父母在体制内,孩子再差也能混个编制。父母什么都没能给孩子托举,那孩子就只能从零开始。 所以,现实世界从来不存在儿孙自有儿孙福,每一代人都有自己要走的路。“祖上不思多铺路,后辈儿孙累断魂”。 一个兴旺的家族,一般要三代人凝结力量。这个社会的结构是阶梯式的,每往上走一步,所面临的挑战都是无数的。因为该有的生态位,都一定程度上被对应的人所占据。 所以,为什么普通人逆袭翻身很难?只因你看似是和一个个体竞争,但也许对方背后是整个家族的资源和人脉在支撑。 现实就是如此,一入江湖各凭本事,有时候投胎也是技术活,我们想怨也怨不得。足够清醒的话,不如就学会看清世界的真相,而后踏实的踏上自己的求索之路,哪怕孤身一人往前走,也是我命我做主。 你大可以用自己现有的本事,去选择一个不那么依赖关系和资源的赛道,接着投身其中,用时间换一场酣畅淋漓拼搏与胜利。 你也许没有父母辈可以依靠,但只要早日觉醒,也至少可以做到,让固化的认知停留在上一代。你重新开始学习和摸索这个社会的真相,最终内化成经验。 当家族里第一个觉醒的人,这条路当然很难。因为所有的尝试都是未知的,没有任何已知经验可以借鉴,你只能当自己的引路者。 但不管怎样,也尽量不要沉浸在抱怨的情绪里,很多事情就是不破不立。跨越原生家庭的阻碍,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当成是一种锻炼,学会在匮乏的环境里,保持清醒和独立,其实是一种很大的本事。 你看,一个好的家风,就是父母能扛事。父母遇事的第一反应,决定了孩子的性格。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家人,人生就会长成什么样的形状。 有些家庭的孩子从小是没有安全感的,不为别的,只因父母多数时候,教育孩子只会展示严厉和打压,或者把面对社会时承受不了的苦,都一并带到家庭里,把家里的氛围搞得一团糟。 面对那些习惯了抱怨和打骂的父母,孩子心里自然也不会住进阳光。 据我观察,大部分和谐有爱的家庭,其实无一例外都是父母能扛事,有责任心,哪怕在某方面有知识盲区,也不会去给孩子添乱。 总之,一个家的氛围好不好,从家庭成员的脸上是能清晰看到的。 但凡孩子一提到父母就暴躁,一接到父母电话心里就咯噔,甚至需要用很多时间去消化父母带来的负面情绪。那多半家庭氛围是压抑的,真正有远见的父母,不会把孩子当成是自己的所有物,更不会当成是自己欲望的衍生。 很多时候,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融洽与否,完全取决于父母本身有没有成长性思维。 当然,我相信很多父母内心一定是爱孩子的,但爱并不代表方法就正确,有时候爱过了头,要么成了溺爱,要么成了控制欲。 很多亲子问题,归根到底是父母自己的问题。比如,父母够不够成熟,面对复杂时是烦躁还是接纳,内心是积极生活还是消极抱怨,都会一五一十复制给孩子。 最后,所有说白了,父母只要处理好自己的问题与课题,升级自己,孩子反而会受到无声的好教育。

0 阅读:0
浮休的灵魂

浮休的灵魂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