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好可怕!南京一女子酷爱火锅,甚至一个星期至少吃4次,不料最近她发现嘴里长了很多“小白斑”,刚以为是口腔溃疡,然而当医生告诉她患上了口腔癌,而且还和吃火锅也很大关系时,女子瞬间不淡定了。一众网友更是感到后怕:我吃火锅吃完了,上膛就掉一层皮,看来以后要注意了! 根据纵览新闻4月1日报道,南京某医院肿瘤科接诊了一位特殊患者,34岁的王女士因持续口腔溃疡就医,最终被诊断为早期口腔鳞状细胞癌。 这位经营火锅店的老板娘每周至少吃四次麻辣火锅,滚烫汤汁反复灼伤口腔黏膜早就成了日常操作,而这也成为了诱发癌变的关键因素。 电子温度计实测显示,沸腾的红油火锅汤底温度可达118℃,远超人体口腔黏膜耐受的60℃安全阈值,高温食物接触上颚黏膜时,接触面细胞在0.3秒内就会发生蛋白质变性。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病理科研究显示,单次高温刺激可使黏膜基底细胞分裂速度提升4倍,持续损伤则会导致细胞修复机制紊乱。 临床数据显示,江苏地区近三年口腔癌新发病例中,23.6%患者存在长期高温饮食史,除火锅外,刚出锅的汤面、现煮茶汤以及热饮都构成潜在风险。 黏膜在反复灼伤-修复的过程中,不仅防御屏障逐渐薄弱,更易受亚硝胺等致癌物渗透,同时异常增生的细胞积累基因突变概率。 值得注意的是,王女士确诊的早期口腔癌存在典型临床表现,持续超过三周不愈的溃疡面、黏膜表面出现天鹅绒样白斑、触碰性出血。 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提醒,口腔黏膜具备强大再生能力,但每月超过10次烫伤就会突破自我修复极限。 因此面对这些情况,医生建议食用65℃以下食物,麻辣烫等热食静置3分钟后再入口,出现异常黏膜改变应及时进行组织活检。 这个病例为热衷滚烫饮食的群体敲响警钟,当舌尖追逐灼热快感时,癌细胞或许正在灼伤的黏膜下悄然滋生。 消息来源:纵览新闻
说实话,长株潭其实是一个好地方,只要这三个城市全部通地铁,三市连合打造成一个超千
【4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