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明明有机会拿下乌克兰,为啥久攻不下?其实原因印证毛主席的一段话:武器是战争的

深夜故事篓 2025-04-06 22:29:53

俄军明明有机会拿下乌克兰,为啥久攻不下?其实原因印证毛主席的一段话: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乌克兰人用行动证明了这点。 其实俄乌冲突的爆发,与普京的个人经历和政治理念密不可分,从列宁格勒的普通少年,到克里姆林宫的掌权者,普京始终怀揣着重振俄罗斯大国雄风的梦想。 在他看来,乌克兰是俄罗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绝不能允许其倒向西方,2014年克里米亚的“回归”,既是他强硬手腕的体现,也是俄乌冲突升级的重要节点。 2022年2月,俄罗斯发动“特别军事行动”,试图速战速决,然而,战事的发展却远远超出了预期。 虽然前期俄军在装备和兵力上占据绝对优势,却未能迅速击溃乌克兰,这场实力悬殊的战争,为何会陷入僵局? 表面上看,是俄军的战略失误和后勤问题,他们低估了乌克兰的抵抗意志,高估了自身装备的威力。 然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人”的因素,乌克兰军民表现出了空前的团结和抵抗精神。他们用血肉之躯对抗钢铁洪流,用简陋的武器阻挡着强大的入侵者,正如毛主席所说,决定战争胜负的,不是武器,而是人。 乌克兰的抵抗,让世界看到了“人”的力量,他们没有先进的武器,却有保家卫国的决心,他们没有强大的军队,却有全民皆兵的勇气。 反观俄军,虽然拥有先进的装备,却缺乏明确的战略目标和坚定的战斗意志,种种因素叠加,导致了战场上的被动局面。 当然,外部力量的介入也对战局产生了影响,西方国家向乌克兰提供大量的军事和经济援助,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乌克兰的压力,但决定战争走向的,仍然是交战双方自身的实力和意志。 乌克兰危机,是“人”与“物”的较量,是意志与力量的对决,它证明了,即使在现代战争中,“人”的因素仍然至关重要。一个拥有坚定信念和团结精神的民族,即使面对强大的敌人,也能够创造奇迹。

0 阅读:168

猜你喜欢

深夜故事篓

深夜故事篓

深夜故事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