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42年,石重贵一登基就迫不及待地将叔母冯氏接入宫中,冯氏为难道:“先帝尚未

品古观今呀 2025-04-07 09:27:29

公元942年,石重贵一登基就迫不及待地将叔母冯氏接入宫中,冯氏为难道:“先帝尚未出殡,陛下莫急。”石重贵醉眼朦胧,大着舌头说:“我爱慕叔母已久,片刻也等不了,如今我已是皇帝,你改嫁与我,自当立你为后。” 冯氏听了,感动地流下眼泪,她呜咽着朝石重贵行礼,躬身道谢道:“谢陛下隆恩!我一个寡妇,是遇到仁厚的您,才愿意宽容地接纳我。” 石重贵哪里忍心美人垂泪,连忙上前抱住冯氏安慰了起来。 他畅想着美好的未来,忍不住笑出声来,他得意洋洋地对旁边宫人说:“你们看我今天就做新郎怎么样?干脆今天就把叔母留在宫里。” 石重贵平时偏信谗言,忠言逆耳,久而久之,他身边的人都是只会吹捧他的人,这些人才不在乎名声,只想哄皇帝开心然后从中获益。 因此,他下令当即布置新房,准备新婚的诸多物品,一群宫人竟然一致同意,训练有素地忙活起来。 冯氏虽然开心,但是理智尚存,她迟疑地对石重贵说道:“先帝还没有出殡,这时候办不吉利,再说,您是皇上,这种做法会被朝臣质疑,还是等等吧,我又跑不了。” 冯氏边说话,边嗔了石重贵一眼。 石重贵看着暗传秋波的冯氏,浑身舒坦,终于点点头,同意延期举办婚礼。 石重贵跟冯氏温存一番,这才腾出手主持养父石敬瑭的葬礼。 想起养父石敬瑭临死前还惦记着把皇位传给他5岁的小儿子,石重贵就冷笑一声,简直做梦,顾命大臣景延广转身就弃暗投明,跟他老实交代了这事。 因为这事,石重贵对养父的感情荡然无存,他一登上皇位,马上亲自出宫把冯氏接进宫里,两人整天腻歪在一处。 他还召来宫里的歌妓,要求她们唱歌跳舞,他和冯氏则一边饮酒作乐,一边欣赏歌舞,好不快活。 言官上奏把石重贵大骂一顿,说他谋权篡位,不配为帝,还不顾人伦,石重贵当场发飙,直接把折子扔在那个言官的头上,言官不堪受辱,大叹道:“昏君当道,大晋气数已尽,危矣!” 说完,当场撞柱自杀。 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快要吓死了,就怕被迁怒,大殿上寂静无声,石重贵就是要这种效果。 他已经当了皇帝,皇帝就是随心所欲的,当即大手一挥,直接去了后宫。 朝堂上的官员面面相觑,最后还是宰相鼓起勇气,带头回家。 石重贵躺在冯氏怀里,又把那些没眼色的的官员大骂一顿:“这些言官 一天天专门挑我的毛病,还好他今天自杀了,不然我也要斩了他!” 冯氏见他头疼,赶紧给他按摩头皮,石重贵这才慢慢冷静下来。 石重贵在位期间,性好享受,朝廷大事在他眼里,就像儿戏一样,几乎全部交给大臣处理,他每天带着冯氏到处玩乐。 后来,契丹借口石重贵不再朝贡,派大军气势汹汹南下,阴谋攻占后晋都城,守城大将带着急报飞奔进宫,他在议事厅遇到行色匆匆的宰相,两人一同进宫面圣,商量对策。 没想到满宫找不到石重贵,兵部尚书也急匆匆都赶来,这几个大臣等到天黑,都没有机会见到石重贵。 他们逼问宫人,宫人支支吾吾的,就是说不出所以然。 直到天黑了,石重贵携冯氏乘着华丽的马车尽兴而归,众人方知,兵临城下了,他们的皇帝竟然带着宠妃外出游猎。 随便应付完这些肱骨之臣,石重贵兴致冲冲的让人传膳。 上完菜之后,他看着满桌珍馐,拍桌大怒道:“怎么还是这些菜?我不是早说过,这些菜我和皇后都不爱吃!” 他要求仆从们把饭菜全部倒掉,重新在屋里生了炭火,要亲自烤了今天的猎物给冯氏吃。 宫人准备之时,石重贵又召来宫里的乐队,要求她们弹奏歌曲。 因为最近战事颇多,大家以为石重贵为战事烦心,于是演奏了恢宏了战歌。 石重贵平时是听惯靡靡之音的,雄浑的调子一响起,他就惊得掉了手里的珠子,正待发怒,冯氏赶紧示意乐师换曲子。 石重贵这般昏庸,后晋的命运可想而知,不过他在面对契丹,还算是有点骨气的。 当年,他的养父为了取得契丹王的支持成功继位,竟然主动割让幽云十六州,又自称儿皇帝,给契丹朝贡。 石重贵上位以后,不愿意朝贡,契丹来犯,他硬气地迎战,虽然本人没啥本事,但是靠着一堆得力将领,后晋还是多撑了一段时间。

0 阅读:64

评论列表

微風中的雨

微風中的雨

1
2025-04-07 11:08

石重贵死晚了,第二次打赢契丹后突然挂了,估计互联网口碑不弱于柴荣

品古观今呀

品古观今呀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看历史与现实的关系